[发明专利]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1146.8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3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峰;田平;唐全;马斌业;王衡;卓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卓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9/00;C02F1/66;C02F1/52;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品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59 | 代理人: | 蔡陈祥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废水 资源 利用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重金属废水注入中和反应槽中进行处理;b.将经过中和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混凝反应槽中进行处理;c.将经过混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絮凝反应槽中进行处理;d.将经过絮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到用于对重金属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电解氧化反应装置中;e.在进行电解氧化反应一段时间后,阴极板上析出铜,并使得阴极板变厚,然后通过更换装置对阴极板进行更换;f.通过加料组件对电解反应池加入过氧化氢;g.通过沉淀物处理组件将电解氧化反应中的沉淀物进行收集;本发明能够将有机物进行高效降解,同时通过更换装置对铜片进行自动更换以及回收,回收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对含重金属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彻底消除污染,而且还可以将重金属重新回收利用,符合“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理念,其中糖精钠生产过程中就会产生一股典型的含重金属废水。糖精钠(Saccharin Sodium)又名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化学式为C7H4NO3SNa,是最早应用的人工合成非营养型甜味剂,溶于水,在稀溶液中的甜度为蔗糖的200~500倍;糖精钠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合成甜味剂,且使用历史最长,因其低热量、不为人体吸收、可随大小便一起自动排出等特点被肥胖病、高血脂、糖尿病和龋齿等患者用作食糖替代品,另外也可用作电镀镍铬的增亮剂、血液循环测定剂、渗透剂等,用途相当广泛;糖精钠的生产工艺有多种,主要分为:甲苯法、苯酐法、邻甲基苯胺法和苯酐二硫化物法,并且糖精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水可以分为三类:铜酸废水、高浓度氨氮废水和其他高浓度综合生产废水,其中铜酸废水的处理难度最大,某大型糖精钠生产企业的铜酸废水水质指标为:COD为20000~35000mg/L,BOD5为3000~5000mg/L,酸度为15%~20%(以HCl记),含盐量7%~10%(以NaCl计),硫酸铜含量1%~2%,由于具有重金属和含盐量高、酸度大、COD高、成分复杂、生化性差等特点,从而酮酸废水需要通过多种组合工艺处理达标之后才能排放,目前常用的废水处理工艺为:先用大量液碱中和其中的杂酸,然后再通过高级氧化技术进行预处理之后,最后进入生化系统,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液碱,并且产生的含铜沉淀物还需进一步提炼才能回收高纯度铜,现有工艺存在以下缺陷:铜酸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降解难度大,且降解时间长;铜回收工艺复杂且回收率低,还存在回收不方便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能够将有机物进行高效降解,同时通过更换装置对铜片进行自动更换以及回收,回收更加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重金属废水注入中和反应槽中进行处理;
b.将经过中和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混凝反应槽中进行处理;
c.将经过混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絮凝反应槽中进行处理;
d.将经过絮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到用于对重金属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电解氧化反应装置中,所述电解氧化反应装置包括电解反应池、设于电解反应池内的阳极板和阴极板、设于电解反应池内的搅拌组件、设于电解反应池一端的进水通道、设于电解反应池另一端的出水通道;所述阴极板上设有限位槽,设于阴极板上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将经过絮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通过进水通道注入电解反应池中,然后通过阳极板和阴极板进行电解氧化反应,电解氧化反应后的水通过出水通道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卓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卓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11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扰流装置及车辆
- 下一篇:基于阻尼弹性复合机理的仿生鱼尾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