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电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401268.7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0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潘景浩;何庆;彭雷;谭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293 | 分类号: | A61B5/293;A61B5/262;A61B5/263;A61K5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苗芬芬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黄浦区制造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电极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电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柔性电极探针与植入组件,所述植入组件包括不溶的支撑层与可溶解的释放层,所述柔性电极探针通过所述释放层与所述支撑层连接。本申请采用不溶的支撑层携带柔性电极探针进行植入,并通过可溶解的释放层在植入完成后将支撑层与柔性电极探针分离,能够快速稳定地植入柔性电极探针,简化植入流程,降低柔性电极探针在植入过程中断裂和脱离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电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机接口,有时也称作“大脑端口”或者“脑机融合感知”,它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脑机接口作为一项多学科交叉技术,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科研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柔性电极作为脑机接口的分支,因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被认为是“脑机接口最后的形态”。
现有柔性电极的探针植入技术常常采用钨丝,在柔性电极探针的前端开设牵引孔,将钨丝插入牵引孔内,从而通过钨丝将柔性电极探针植入到脑组织中;然而,柔性电极探针较脆弱,当钨丝牵引柔性电极探针的一端时,柔性电极探针内的导线可能会因一端受到牵引力而断裂,从而导致电极采集的信号无法被传输至后端;并且,钨丝与柔性电极探针的结合程度较差,在钨丝牵引过程中容易发生脱离;另外,在手术过程中,钨丝与牵引孔较难对齐,增加了手术时长及复杂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电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快速稳定地植入柔性电极探针,简化植入流程,降低柔性电极探针在植入过程中断裂和脱离的风险。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电极装置,包括柔性电极探针与植入组件,所述植入组件包括不溶的支撑层与可溶解的释放层,所述柔性电极探针通过所述释放层与所述支撑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表面,所述释放层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植入组件还包括缓冲层,所述支撑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缓冲层与所述第二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的刚度低于所述支撑层的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的溶解速度低于所述释放层的溶解速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柔性电极装置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极装置,包括:
对蚕丝蛋白薄膜进行第一退火处理,得到支撑层;
向所述支撑层的第一表面施加蚕丝蛋白溶液;
向施加所述蚕丝蛋白溶液的所述第一表面提供柔性电极探针,得到复合结构;
对所述复合结构进行干燥处理,以使得所述蚕丝蛋白溶液固化,得到所述柔性电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退火处理的温度为70~100℃。
进一步地,在所述向所述支撑层的第一表面施加蚕丝蛋白溶液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支撑层的第二表面施加蚕丝蛋白溶液;
对施加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蚕丝蛋白溶液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缓冲层;
对所述原始缓冲层进行第二退火处理,得到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退火处理的温度为10~40℃。
进一步地,在所述对蚕丝蛋白薄膜进行第一退火处理,得到支撑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成型模具施加蚕丝蛋白溶液;
对所述成型模具上的所述蚕丝蛋白溶液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所述蚕丝蛋白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1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