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电机主轴偏心度确定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1374.5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0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邓林森;李光华;赵小明;张宇;何亚东;刘敏;王朝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大渡河大岗山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312 | 分类号: | G01B7/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王波 |
地址: | 625409 四川省雅安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机 主轴 偏心 确定 方法 装置 介质 电子设备 | ||
1.一种发电机主轴偏心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发电机主轴同一垂向平面上各个方向上对应碳刷的碳刷电阻值;
从所述碳刷中选择多组目标碳刷,并根据各组目标碳刷中对应的碳刷电阻值和该碳刷的初始电阻值,确定各组目标碳刷的磨损度;
根据各组目标碳刷的磨损度,确定所述发电机主轴的测量偏心坐标;
根据所述测量偏心坐标与所述发电机主轴的初始中心坐标,确定所述发电机主轴的偏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碳刷中选择多组目标碳刷的步骤,包括:
根据本次采集碳刷长度的上一次采集对应的磨损度,将上一次采集中磨损度最大的碳刷作为参考碳刷;
将与所述参考碳刷处于对称位置的碳刷确定为所述参考碳刷的对称碳刷,并将所述参考碳刷与所述对称碳刷作为一组目标碳刷;
以所述参考碳刷的位置为起点,选取旋转预设角度的碳刷为匹配碳刷,并将与所述匹配碳刷处于对称位置的碳刷确定为所述匹配碳刷的对称碳刷,得到两两处于对称位置的多组目标碳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参考碳刷的位置为起点,选取旋转预设角度的碳刷为匹配碳刷的步骤,包括:
以所述参考碳刷的位置为起点,多次旋转预设角度,得到多个匹配碳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参考碳刷的位置为起点,选取旋转预设角度的碳刷为匹配碳刷的步骤,包括:
以所述参考碳刷的位置为起点,旋转90°,得到匹配碳刷,其中,所述预设角度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组目标碳刷的磨损度,确定所述发电机主轴的测量偏心坐标的步骤,包括:
针对每一组目标碳刷,根据该组目标碳刷中两个碳刷的磨损度的差值,确定该组目标碳刷的磨损度参数;
根据各组目标碳刷的磨损度参数以及初始长度,确定两个碳刷磨损后的坐标;
根据各组目标碳刷中两个碳刷磨损后的坐标,确定该组对应的预测中心坐标,并根据各组目标碳刷对应的预测中心坐标,得到针对所述发电机主轴的测量偏心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组目标碳刷中对应的碳刷电阻值和该碳刷的初始电阻值,确定各组目标碳刷的磨损度的步骤,包括:
基于线性电位器阻值原理,确定所述各组目标碳刷中对应的碳刷电阻值对应的碳刷长度;
根据各组目标碳刷对应的碳刷长度以及该碳刷的初始电阻值对应的初始长度,确定各组目标碳刷的磨损度。
7.一种发电机主轴偏心度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被配置为采集发电机主轴同一垂向平面上各个方向上对应碳刷的碳刷电阻值;
磨损度确定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碳刷中选择多组目标碳刷,并根据各组目标碳刷中对应的碳刷电阻值和该碳刷的初始电阻值,确定各组目标碳刷的磨损度;
坐标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组目标碳刷的磨损度,确定所述发电机主轴的测量偏心坐标;
偏心度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测量偏心坐标与所述发电机主轴的初始中心坐标,确定所述发电机主轴的偏心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度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根据本次采集碳刷长度的上一次采集对应的磨损度,将上一次采集中磨损度最大的碳刷作为参考碳刷;
将与所述参考碳刷处于对称位置的碳刷确定为所述参考碳刷的对称碳刷,并将所述参考碳刷与所述对称碳刷作为一组目标碳刷;
以所述参考碳刷的位置为起点,选取旋转预设角度的碳刷为匹配碳刷,并将与所述匹配碳刷处于对称位置的碳刷确定为所述匹配碳刷的对称碳刷,得到两两处于对称位置的多组目标碳刷。
9.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大渡河大岗山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国能大渡河大岗山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13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阻尼弹性复合机理的仿生鱼尾推进器
- 下一篇:并行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