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螺纹铝管扭转成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2310.7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8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荣;浦俭英;周福海;陈仁春;徐伟;赵东;蒋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太轻合金(南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15 | 分类号: | B21C37/15;B21C1/12;B21C47/00;B21C47/18;B21D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扭转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内螺纹铝管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内螺纹铝管扭转成型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拉模减径机构、张力调节机构、水平垂直矫直机构和履带牵引机构;放卷轮上设有通过热挤压挤出并经过退火、收卷成圆盘状的内部带有直齿的铝管,铝管经过放卷轮后依次经过过渡轮、过桥轮、拉模减径机构、张力调节机构、水平垂直矫直机构和履带牵引机构。本发明通过把挤压出来带有内直齿的铝管进行扭转成型的方式,能够生成出符合技术要求的内螺纹铝管,在制造内螺纹铝管的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率上取得了快速的增长,突破了原有铝管内螺纹制造设备带来的低速低效的加工技术壁垒,极大的提高了内螺纹铝管的市场应用,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螺纹铝管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内螺纹铝管扭转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生产中使用的铝内螺纹管,通过挤压机热挤压坯管、冷拉光铝管、退火,最后经过高速旋压轧制内螺纹,而利用轧制生产内螺纹,受材料自身特性和轧制工艺水平限制,内螺纹铝管轧制速度很慢,效率很低,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内螺纹铝管这么多年来因为成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市场应用,限制了内螺纹铝管的发展。
目前市场大量使用铜制内螺纹,相对于铝制内螺纹管,铜内螺纹管比重大,价格高,综合成本非常高,同样一台空调散热器,使用内螺纹铝管代替内螺纹铜管,重量可以节约60%,综合成本可以节约80%。且铝的耐氧化腐蚀能力优于铜管。
因此,内螺纹铝管低速低效的加工技术难关一旦突破,成本将会大大降低,本申请基于以上缺陷,设计一种内螺纹铝管扭转成型设备来提高内螺纹铝管的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螺纹铝管扭转成型设备,本发明的内螺纹铝管扭转成型设备在制造内螺纹铝管的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率上取得了快速的增长,突破了原有铝管内螺纹制造设备带来的低速低效的加工技术壁垒,极大的提高了内螺纹铝管的市场应用,降低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螺纹铝管扭转成型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拉模减径机构、张力调节机构、水平垂直矫直机构和履带牵引机构;
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放卷驱动机构、沿同一轴线相对设置的一对驱动轴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驱动轴之间的旋转架,所述放卷驱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驱动轴同步转动并带动所述旋转架旋转,所述旋转架上设有放卷轮、过渡轮和过桥轮,所述过桥轮设置在所述过渡轮与所述放卷轮之间,所述放卷轮的一侧设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与所述放卷轮连接;
所述放卷轮上设有通过热挤压挤出并经过退火、收卷成圆盘状的内部带有直齿的铝管,所述铝管经过所述放卷轮后依次经过所述过渡轮、所述过桥轮、所述拉模减径机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所述水平垂直矫直机构和所述履带牵引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垂直矫直机构与所述履带牵引机构之间设有履带计米器。
进一步的,所述过桥轮的输出端与所述拉模减径机构的输入端位于同一直线,所述拉模减径机构包括安装台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上并与所述安装台构成丝杠传动结构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固定设有模座,所述模座的一侧设有压边圈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模座内从外到内依次设有拉模导套和拉拔模,所述拉拔模内设有减径腔和定径腔。
进一步的,所述丝杠传动结构的驱动端连接有手轮,所述手轮驱动所述移动座在所述安装台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张力调整机构包括安装架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和第三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和第三张紧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张紧轮与所述第三张紧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张紧轮的两侧,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滑轨,所述第二张紧轮通过滑座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座的下端连接有驱动气缸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张紧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张紧轮与所述第三张紧轮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二张紧轮通过张紧轮支架与所述滑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太轻合金(南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亚太轻合金(南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2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位机构框架的精加工方法
- 下一篇:妆前乳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