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故障监测、背光操控功能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5243.4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1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煌;刘珺钰;张志浩;江从茂;马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之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G09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孙艳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经济开发区阳光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晶显示器 故障 监测 背光 操控 功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故障监测、背光操控功能板,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包括:DC‑DC单元,所述DC‑DC单元包括一级转换电路、二级转换电路和三级转换电路;主控单元,主控单元与所述DC‑DC单元电性连接,所述DC‑DC单元用于对主控单元供能;故障检测单元,故障检测单元与故障检测MCU电性连接;背光检测单元,背光检测单元与所述背光操控MCU电性连接;背光控制单元,背光控制单元与所述背光操控MCU电性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控制功能与故障监测功能合二为一,提升了液晶显示器的集成度,使得液晶显示器的安装、维护更加便利,且背光控制模式多样,极大的增加了功能板的适配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故障监测、背光操控功能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大小不一、场景不同,液晶显示器亮度调节需求多样,现有技术针对不同的需求,设计了不同的背光操控功能板。液晶显示器是人机接口的关键所在,它多安装于操控台上,使用时间长,开关频次多,难免出现故障,实时故障在线监测就变得十分必要。
现有技术中,针对于液晶显示器的故障监测和背光操控通常分别设计独立的功能板,集成度不高,不便于液晶显示器实现小型化设计,且多个功能板的设计也增加液晶显示器的安装、维护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故障监测、背光操控功能板,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的针对于液晶显示器的故障监测和背光操控通常分别设计独立的功能板,集成度不高,不便于液晶显示器实现小型化设计,且多个功能板的设计也增加液晶显示器的安装、维护难度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故障监测、背光操控功能板,包括:
DC-DC单元,所述DC-DC单元包括一级转换电路、二级转换电路和三级转换电路,所述DC-DC单元用于输入的DC24V、DC12V、DC5V、DC3.3V转化成DC5V和\或DC3.3V输出;
主控单元,主控单元与所述DC-DC单元电性连接,所述DC-DC单元用于对主控单元供能,所述主控单元内部集成有背光操控MCU和故障检测MCU,所述背光操控MCU用于进行液晶显示屏背光亮度控制,所述故障检测MCU用于接收实现针对于液晶显示屏的故障检测;
故障检测单元,故障检测单元与故障检测MCU电性连接,所述故障检测单元用于接收液晶显示器输入的DC24V、DC12V、DC5V、DC3.3V一路或多路进行电阻变压、电容滤波、电压隔离、阻抗变换和阻容滤波输出至故障检测MCU;
背光检测单元,背光检测单元与所述背光操控MCU电性连接,所述背光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环境光强度并输出至背光操控MCU;
背光控制单元,背光控制单元与所述背光操控MCU电性连接,所述背光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并转化成控制信号输出至背光操控MCU。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转换电路内部集成有WRB2405S-3WR2 DC-DC模块、WRB1205S-3WR2 DC-DC模块、WRB0505S-3WR2 DC-DC模块、WRB0305S-3WR2 DC-DC模块,分别用于将输入的DC24V、DC12V、DC5V、DC3.3V转换成DC5V输出;
所述二级转换电路内部集成有WRB0503S-3WR2 DC-DC模块,所述WRB0503S-3WR2DC-DC模块用于将一级转换电路输出的DC5V转换为DC3.3V供给背光操控MCU和故障检测MCU使用,同时输出一路DC3.3V至三级转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之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之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52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