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置多源固废协同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7103.0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2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逸芸;李帅英;安振;蒙毅;赵越;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62 | 分类号: | B01D53/62;B01D53/80;B01D53/9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钱宇婧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置 多源固废 协同 co base sub | ||
1.一种处置多源固废协同CO2捕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富碳烟气入口(5a)、炉膛(1)、水封渣斗(2)、渣浆储罐(3)、渣浆循环管道(5)及捞渣机(6);
炉膛(1)的底部出口与水封渣斗(2)的顶部入口相连通,水封渣斗(2)的底部出口与渣浆储罐(3)的顶部入口相连通,渣浆储罐(3)内设置有搅拌装置(3a),渣浆储罐(3)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3b),渣浆储罐(3)的底部出口与捞渣机(6)的入口相连通,渣浆储罐(3)底部侧面的循环渣浆出口(3e)经渣浆循环管道(5)与渣浆储罐(3)顶部的循环渣浆入口(3f)相连通,富碳烟气入口(5a)与渣浆循环管道(5)中的气体扩散管(5b)相连通,气体扩散管(5b)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置多源固废协同CO2捕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渣浆储罐(3)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阀(3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置多源固废协同CO2捕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渣浆储罐(3)底部侧面的循环渣浆出口(3e)经渣浆循环泵(4)及渣浆循环管道(5)与渣浆储罐(3)顶部的循环渣浆入口(3f)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置多源固废协同CO2捕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捞渣机(6)的底部设置有渣水和溢流水出口(6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置多源固废协同CO2捕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渣仓(6b),其中,捞渣机(6)的渣出口与渣仓(6b)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置多源固废协同CO2捕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捞渣机(6)的渣出口经捞渣机提升段(6a)与渣仓(6b)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置多源固废协同CO2捕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渣斗(2)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排渣闸门(2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置多源固废协同CO2捕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渣浆储罐(3)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渣浆闸门(3d)。
9.一种处置多源固废协同CO2捕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置多源固废协同CO2捕集的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炉膛(1)中的灰渣通入水封渣斗(2)中,焦块裂化并冷却,经过预设时间后,将水封渣斗(2)中的渣浆排至渣浆储罐(3)中;
2)在渣浆储罐(3)中,在搅拌装置(3a)的作用下,灰渣中的有效固碳成分溶解或分散进入浆水中;
同时,渣浆储罐(3)中的渣浆进入渣浆循环管道(5)中,在渣浆循环管道(5)中,与富碳烟气入口(5a)通入的富碳烟气作用后重新回到渣浆储罐(3)中,其中,富碳烟气进入渣浆循环管道(5)内的气体扩散管(5b)中,在气体扩散管(5b)的整个长度范围内形成微气泡,与渣浆混合接触发生固化反应,以形成碳酸盐沉淀,并实现脱碳,脱碳烟气从气体出口(3b)排出;
3)将渣浆储罐(3)中的渣浆排出至捞渣机(6)中,通过捞渣机(6)捞起固碳后的湿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置多源固废协同CO2捕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灰渣为可燃固废焚烧处置后的灰渣或者工业固废的灰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71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