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观赏乔木树苗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9922.9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0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仇爱华;裴宝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蓝昊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4;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观赏 乔木 树苗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观赏乔木树苗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种植场地选取;步骤S102、栽培前预处理;步骤S103、移栽;步骤S104、田间管理;步骤S105、修剪;步骤S106、后期管理。本发明公开的观赏乔木树苗的栽培方法生长效率和成活率高,观赏效果、景观价值及经济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观赏乔木树苗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前进,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中的各种园林建设得到了大众的青睐,而园林建设主要依赖的是各种观赏性植物树。观赏乔木作为众多观赏植物中的一种,具有非常好的视觉和游玩效果。
现有的观赏乔木树苗的栽培方法成活率和空间利用率低,种植成林慢,只能成灌木,不能长成乔木,不能发挥其观赏特性,影响了它的经济性和树农的经济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文献CN102612951A公开了一种柽柳的乔木化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温室大棚内培育由柽柳枝条剪成的扦插条;步骤2、将扦插条长成的幼苗移到田间定植栽培;步骤3、对由扦插条长成的树苗进行定干。该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该发明所述的柽柳的乔木化栽培方法,将柽柳乔木化,克服了柽柳存在枝条柔软、木质化程度不高、没有明显主干以及树冠的大小和宽幅受限制的缺点,使乔木化的柽柳主干直立挺拔,主干粗度和冠幅明显增大,干形和冠形的可塑性增强,提高了柽柳的观赏价值,增加了园林绿化中林木的多样性,同时该方法简单易学,操作难度小,可批量培养乔木化的柽柳,便于推广应用。然而,其并没有对营养土的成分进行研究,使得该栽培方法生长效率和成活率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观赏效果、景观价值及经济价值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长效率和成活率高,观赏效果、景观价值及经济价值高的观赏乔木树苗的栽培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观赏乔木树苗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种植场地选取: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以及气候条件,选取PH为6.5-7.5的棕壤土作为种植场地,前三年内该种植场地不施用无机肥和化学农药;清除种植地上的杂草、表土内树根、石块、建筑垃圾等杂物;整地使得种植地耙松整平;根据种植地土壤过于贫瘠,增加客土进行土壤改良;
步骤S102、栽培前预处理:翻耕土地,按宽窄行栽培模式开挖定植沟,其中窄行行距0.5m,连续3行;宽行行距0.5m,连续6行,窄行与宽行之间留1m宽的操作道;并将营养基质与土壤掺混后均匀施加到定植沟的底部;
步骤S103、移栽:将观赏乔木树苗移到定植沟进行定植栽培,控制株距0.4-0.6m;
步骤S104、田间管理:移栽后覆土,后对移栽后的树苗进行常规田间管理;
步骤S105、修剪:待树苗长成小树后,根据景观设计方案进行修剪,剪除不需要的其它主枝及侧枝;
步骤S106、后期管理:及时喷洒药水、追肥及浇水,确保小树健康成长。
优选的,步骤S101中所述客土为泥炭土、腐殖土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步骤S102中所述定植沟的宽度为25~35cm,深度为32-42cm。
优选的,步骤S102中所述翻耕土地的翻耕深度为20-25cm。
优选的,步骤S102中所述营养基质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腐叶土20-30份、红壤土5-8份、玉米糖渣粉3-6份、茶渣4-8份、厨余垃圾5-8份、硝酸钾1-3份、钙镁磷肥10-20份、硼酸铵2-4份、麦饭石1-3份、干牛粪6-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蓝昊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蓝昊生态园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9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