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机构和气体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10958.9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4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周兴明;张全学;陈斌;胡发灵;王争光;薛海龙;骆元元;付文斌;王秋雨;胡小佳;赵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12;F16P3/00;B01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洋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机构 气体 发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隔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热机构和气体发生装置。隔热机构包括两个端盖以及多个隔热片;两个端盖分别用于盖设于气体发生器的两端,且两个端盖的轴线重合;多个隔热片绕端盖的轴线布置,且用于分布于气体发生器的外周;每个隔热片均沿端盖的径向方向与端盖可活动地连接;其中,每个隔热片均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端盖运动,以贴合气体发生器的外周面或与气体发生器的外周面间隔。该隔热机构其能够对隔热片与气体发生器间的空气间隙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气体发生器不使用的情况下,减小气体发生装置的物理尺寸;并在气体发生器工作时,调整隔热片与气体发生器间的空气间隙大小,以降低隔热片的温度,避免烫伤使用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热机构和气体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发生器在工作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发生器外壳温度较高,如果不做隔热降温处理,存在烫伤使用者的情况。目前,为解决前述问题,气体发生器常用的隔热降温方法是在发生器壳体外侧增加隔热层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隔热层可以是包覆在发生器壳体外侧具有一定厚度的低热导率的隔热材料或者填充有相变材料隔热筒体,也可以是具有支撑作用的网罩与发生器壳体间形成一定距离的空气间隙,通过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对流换热,减少传导至网罩上的热量,从而降低发生器外壳的温度,避免烫伤使用者。
但通过在发生器壳体外侧增加隔热层起到隔热降温效果的方案,会导致隔热层的厚度随气体发生器内产气药剂产热量和产气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隔热层厚度的增加导致了产品的物理尺寸增加,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携带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隔热机构和气体发生装置,其能够对隔热片与气体发生器间的空气间隙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气体发生器不使用的情况下,减小隔热片与气体发生器间的间隙,从而能够有效减小气体发生装置的物理尺寸,提升产品携带的便利性;而当气体发生器工作时,隔热片能够根据气体发生器产热量的大小和装药量的多少,灵活调整隔热片与气体发生器间的空气间隙大小,以降低隔热片的温度,避免烫伤使用者。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热机构,包括两个端盖以及多个隔热片;
两个端盖分别用于盖设于气体发生器的两端,且两个端盖的轴线重合;
多个隔热片绕端盖的轴线布置,且用于分布于气体发生器的外周;每个隔热片均沿端盖的径向方向与端盖可活动地连接;
其中,每个隔热片均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端盖运动,以贴合气体发生器的外周面或与气体发生器的外周面间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端盖设置有多个滑槽,多个滑槽绕端盖的轴线布置;
隔热机构还包括多个活动件,多个活动件与多个滑槽一一对应,且每个活动件均与对应的滑槽可滑动地连接,每个活动件均与一个隔热片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端盖包括第一分部及第二分部,第一分部与第二分部层叠设置,且多个滑槽均设置于第一分部与第二分部的叠合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分部或第二分部的外缘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与位于滑槽内的活动件抵接,以限制活动件沿脱离滑槽的方向的运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活动件朝向端盖中心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限位部抵接的抵持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热机构还包括多个弹性件以及多个限位件;
多个弹性件均与端盖连接,多个弹性件与多个隔热片一一对应,且每个弹性件均用于使得对应的隔热片具备朝向远离气体发生器的方向运动的趋势;
多个限位件均与端盖连接,多个限位件与多个活动件一一对应,且每个限位件均用于限制对应的活动件相对于滑槽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09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创减容仪器
- 下一篇:一种MOS的低剂量率增强效应仿真模型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