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觉和触觉控制的软体仿生章鱼机械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12408.0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7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晔;郭平平;张昊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G01B11/00;G01B11/24;G01L5/00;B25J15/10;B25J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廖程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觉 触觉 控制 软体 仿生 章鱼 机械手 装置 | ||
1.一种基于视觉和触觉控制的软体仿生章鱼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充放气的软体手指部及软体手臂部,所述软体手指部通过连接部(3)与软体手臂部相连接,所述软体手臂部安装在刚性机械臂末端,所述软体手指部安装有视觉检测模块(11)和触觉检测模块(12),所述视觉检测模块(11)连接至刚性机械臂,所述触觉检测模块(12)连接至充放气模块(10),所述充放气模块(10)分别与软体手指部、软体手臂部相连接,所述视觉检测模块(11)用于实时检测识别当前待抓取物体的轮廓与位置,并将检测的数据信息传输给刚性机械臂,刚性机械臂发生相应的旋转动作;
所述触觉检测模块(12)用于实时检测当前软体手指部与抓取物体之间的接触力,并将检测的数据传输给充放气模块(10),充放气模块(10)相应进行充放气动作,以改变软体手指部及软体手臂部的工作状态、完成对物体的抓取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和触觉控制的软体仿生章鱼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手指部包括与连接部(3)过盈配合的指根(1-1)、以及与物体相接触的指尖(1-2),所述指根(1-1)与指尖(1-2)之间连接有多个气囊单元(1-3),所述多个气囊单元(1-3)之间相互贯通,所述气囊单元(1-3)的底部为摩擦限制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和触觉控制的软体仿生章鱼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手臂部包括与连接部(3)固定连接的关节上端、以及与刚性机械臂末端相连接的关节末端,所述关节上端与关节末端之间连接有可充放气的手臂关节(4),所述手臂关节(4)包括多个相连通的气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和触觉控制的软体仿生章鱼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包括手指连接板(3-1)和手臂连接板(3-2),所述手指连接板(3-1)连接有矩形盖板(2),所述手臂连接板(3-2)连接有U形压板(5),所述矩形盖板(2)通过螺栓螺母(8)与指根(1-1)过盈配合连接,所述U形压板(5)通过螺钉(9)与关节上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和触觉控制的软体仿生章鱼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模块(10)包括控制板(10-1),所述控制板(10-1)分别连接至第一气泵、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气泵通过第一电磁阀组对应连接至软体手臂部,所述第二气泵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至软体手指部;
所述控制板(10-1)用于对应控制第一气泵与第二气泵的工作状态、以及第一电磁阀组与第二电磁阀的导通与关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和触觉控制的软体仿生章鱼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泵与第一电磁阀组之间连接有气管(10-4),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与软体手臂部之间连接有气管(10-4),所述第二气泵与第二电磁阀之间连接有气管(10-4),所述第二电磁阀与软体手指部之间连接有气管(1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和触觉控制的软体仿生章鱼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检测模块(11)包括摄像头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至刚性机械臂,所述处理器基于图像识别检测技术,以对摄像头采集图像中待抓取物体轮廓进行几何尺寸的识别与分类,并通过物体边界和中心点位置来确定抓取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和触觉控制的软体仿生章鱼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连接板(3-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放置摄像头的安装孔(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和触觉控制的软体仿生章鱼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觉检测模块(12)包括柔性力传感器(12-1),所述柔性力传感器(12-1)通过数据传输线路(12-2)连接至充放气模块(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和触觉控制的软体仿生章鱼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力传感器(12-1)安装在摩擦限制层(1-4)靠近指尖(1-2)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24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环流滤池
- 下一篇:基于光电扫描与绝对测距的单站多目标空间坐标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