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全局变形监测的堆石坝装配式导电混凝土面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18462.6 | 申请日: | 202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8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超;何殷鹏;张梦溪;张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7/06 | 分类号: | E02B7/06;E02B3/16;E02B3/12;G01B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尔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45 | 代理人: | 于武江 |
地址: | 3003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全局 变形 监测 堆石坝 装配式 导电 混凝土 面板 结构 | ||
1.适用于全局变形监测的堆石坝装配式导电混凝土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单元(1)、下面板单元(2)和柔性止水装置,所述上面板单元(1)和下面板单元(2)的台阶面搭接后通过定位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面板单元(1)和下面板单元(2)上竖直搭接缝内设置有所述柔性止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全局变形监测的堆石坝装配式导电混凝土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单元(1)与所述下面板单元(2)均设置为分层结构,包括顺次排布的上电极(5)、上发热层(6)、屏蔽层(7)、下发热层(9)和下电极(10),所述上电极(5)的外侧设置有上保护层(4),所述上保护层(4)的外侧铺设有防渗绝缘层(3),所述下电极(10)的外侧设置有下保护层(11),所述屏蔽层(7)的外周罩覆有钢筋笼(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全局变形监测的堆石坝装配式导电混凝土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金属插头(12)和金属挡片(15),所述金属插头(12)尖端的两侧布置有金属弹片(13),所述金属插头(12)通过金属插头底座(14)连接在所述上面板单元(1)上,所述金属挡片(15)固定在所述下面板单元(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全局变形监测的堆石坝装配式导电混凝土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单元(1)的搭接处设置为上凸台(1A),所述上凸台(1A)上设置有多个灌浆孔(23)和排气孔(24),且所述灌浆孔(23)和所述排气孔(24)排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上凸台(1A)的搭接水平面中部设有上空腔,所述金属插头(12)位于所述上空腔内,所述金属插头底座(14)的两端埋入上凸台(1A)内,所述金属插头底座(14)中部与所述上凸台(1A)处于脱开状态,所述灌浆孔(23)与排气孔(24)由上面板单元(1)表面通入空腔内;
所述下面板单元(2)的搭接处设置为下凸台(2A),所述下凸台(2A)的搭接水平面中部设有下空腔,所述金属挡片(15)埋入所述下凸台(2A)的下空腔两侧,所述金属挡片(15)覆盖下空腔的一部分,所述金属插头(12)的尖端贯穿所述金属挡片(15)的缝隙后深入到所述下空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全局变形监测的堆石坝装配式导电混凝土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台(1A)与所述下凸台(2A)的厚度均为面板单元厚度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全局变形监测的堆石坝装配式导电混凝土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止水装置包括T型止水装置、Ω型止水装置和膨胀螺栓(20);所述T型止水装置包括T型止水橡胶(16)和Ⅰ型不锈钢盖板(18),所述T型止水橡胶(16)通过两条Ⅰ型不锈钢盖板(18)和膨胀螺栓(20)被压紧在所述上凸台(1A)左侧和下面板单元(2)右侧的接缝处;所述Ω型止水装置包括Ω型止水橡胶(17)和Ⅱ型不锈钢盖板(19),所述Ω型止水橡胶(17)通过两条Ⅱ型不锈钢盖板(19)和膨胀螺栓(20)被压紧在所述下凸台(2A)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全局变形监测的堆石坝装配式导电混凝土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8)通过竖向筋(21)、上水平筋(22A)和下水平筋(22B)焊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全局变形监测的堆石坝装配式导电混凝土面板结构的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Ω型止水橡胶(17)通过膨胀螺栓(20)和Ⅱ型不锈钢盖板(19)安装在下凸台(2A)的外侧;
S2:上凸台(1A)盖在下凸台(2A)上,金属插头(12)穿过金属挡片(15)的缝隙插入下凸台(2A)的空腔内,同时Ω型止水橡胶(17)被上面板单元(1)压紧;
S3:T型止水橡胶(16)通过膨胀螺栓(20)和Ⅰ型不锈钢盖板(18)安装在上凸台(1A)与下面板单元(2)的接缝处;
S4:通过上凸台(1A)上预留的灌浆孔(23)对上面板单元(1)和下面板单元(2)对接的空腔进行灌浆;
S5:封堵所有的灌浆孔(23)和排气孔(24),并在封堵后补涂防渗绝缘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84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