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嫩肤式美白美容仪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20525.1 | 申请日: | 202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5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罗绍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绍全 |
主分类号: | A61H33/12 | 分类号: | A61H33/12;A61M37/00;A61H15/02;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4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嫩肤 式美白 美容 | ||
本发明涉及美容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持嫩肤式美白美容仪,包括:操作柄部,其端部设置有可容纳纯水盒的腔体,所述腔体通过外部盖体将所述纯水盒限制在其内部,所述操作柄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倾斜端。通过对面部接触端的使用,环形密封硅胶内腔形成的空腔能够使蒸汽在内部滞留,进而便于快速的将毛孔进行扩张,而且增加油脂分解的速度,另外环形海绵部分可将分解的油脂进行吸收,这样有利于快速的将油脂进行处理,增加了脸部的洁净,便于清洁操作,而且环形海绵部分还可吸收洁净液,用于对脸部的护理操作,柔性接触膜内置气压,使得柔性接触膜与脸部接触,这样在按摩的过程中,能将毛孔内的垃圾进行挤压,使内部的杂质迅速的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嫩肤式美白美容仪。
背景技术
美容仪是一种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进行调节改善身体和面部的机器,它按照功能来说有美白、嫩肤、祛斑、祛皱、脱毛、减肥等多种,按照名称来说有超声波导入、光子嫩肤、高周波电疗、RF电波拉皮、电子祛斑点痣、E光永久脱毛嫩肤、贾法尼营养导入导出等。
现有的美容仪的体积大,使用时需要在固定位置进行美容治疗,这样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而且携带也不方便,当然现在市场上也有手持式设计,这种美容仪可称为脸部按摩仪,仅仅起到对脸部皮肤放松的作用,其美白作用和嫩肤作用不明显,尤其对脸部毛孔内的油脂和脏污处理效果差,并且效率低下和功能有限。
发明人针对上述的现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手持嫩肤式美白美容仪,包括:
操作柄部,其端部设置有可容纳纯水盒的腔体,所述腔体通过外部盖体将所述纯水盒限制在其内部,所述操作柄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倾斜端;
按摩端,所述按摩端包括美容仪机构,所述美容仪机构的一侧与所述倾斜端的一侧固定连通,所述美容仪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安装环,所述螺纹安装环上可拆卸连接有螺纹套;
面部接触端,所述面部接触端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的内腔,且所述面部接触端一端位于所述美容仪机构的内腔;
驱动按摩机构,所述驱动按摩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美容仪机构的内部,所述驱动按摩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面部接触端的表面,所述驱动按摩机构用于将脸部肌肉进行放松,并使毛孔中的杂质排出;
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用于将所述纯水盒内的液体进行输送,所述补水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纯水盒的一端连通,所述补水机构上设置有输送泵,所述补水机构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驱动按摩机构的中心处并裸露在外部;
所述补水机构包括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纯水盒的一端连通,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水处理机构,所述水处理机构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脸部释放器。
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手持嫩肤式美白美容仪,最佳地,所述面部接触端包括固定圆板座,所述固定圆板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的外侧,所述螺纹套的内侧成环形设置有多个振动器,所述固定圆板座的外侧边缘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内镶嵌有环形密封硅胶,位于所述环形密封硅胶内设置有环形海绵部分,所述环形海绵部分内套设有柔性接触膜。
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手持嫩肤式美白美容仪,最佳地,所述驱动按摩机构包括驱动端,所述驱动端设置在所述美容仪机构的内腔,所述驱动端包括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美容仪机构的内壁,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美容仪机构内腔转动连接有空心转套,所述空心转套的一端套设有齿环,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环啮合,所述空心转套的内壁设置有适配槽,所述空心转套的一端贯穿所述面部接触端的轴心处,所述空心转套的一端固定套设有面部旋转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绍全,未经罗绍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0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工业酵母发酵活性的方法
- 下一篇:角度可调的顶托结构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