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除盐水的处理系统与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1431870.5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2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杨光明;程星华;李功洲;王立;陈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3/0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朱峰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水 处理 系统 工艺 | ||
1.一种深除盐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混合光解吸收器,二次除盐装置以及膜接触器;所述处理系统的排列次序为水流依次经过所述二次除盐装置、混合光解吸收器和膜接触器;所述混合光解吸收器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其为透明隔热的中空封闭结构;
至少一个辐射光源,辐射光源设于所述中空封闭结构内以形成真空辐射腔;
第二壳体,其围绕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壳体;
连接盖,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顶部;
下支撑孔板,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底部,所述下支撑孔板、第二壳体内壁、第一壳体外壁和连接盖构成第一反应腔,所述第一反应腔在所述真空辐射腔照射下形成光解区,待提纯水自所述下支撑孔板进入第一反应腔并沿第一壳体自下而上流动,且自所述第二壳体上部的流出孔流出以构成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至少部分地重叠于所述光解区以光催化氧化待提纯水形成第一处理水;
第三壳体,其具有位于下支撑孔板下方的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围合形成开口,所述侧壁围绕所述第二壳体;
顶盖,其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开口;
第一孔板,其一端固定于所述侧壁,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壳体外壁,所述第一孔板、侧壁、第二壳体外壁和顶盖构成密封腔,所述第一处理水从所述第一反应腔进入所述密封腔;
第二孔板,其一端固定于所述侧壁,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壳体外壁,所述第二孔板、侧壁、第二壳体外壁和底壁构成集水腔;
第二反应腔,其经由所述第一孔板、侧壁、第二壳体外壁和第二孔板构成,所述第二反应腔上部填充硼吸收剂以构成络合反应区,所述第二反应腔下部填充正电荷吸附剂以构成正电吸附区,所述正电荷吸附剂为带季铵基功能基团的正电荷吸附树脂或混有带季铵基功能基团的正电荷吸附树脂的混合树脂;
所述混合光解吸收器第一壳体由羟基含量≤5μg/g的高纯度透明石英制成,透射率大于90%,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自内朝外依次层叠的低透光石英层、屏蔽反射层和无金属隔离层,所述第三壳体或其内表面采用乙烯或丙烯聚合的热塑性树脂材料,或纤维增强复合塑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除盐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光解吸收器入流水至少经过二次除盐,出流水流向生产洁净区超纯水储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除盐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除盐装置包括连续电除盐装置或混合离子交换塔或复合离子交换塔,所述膜接触器为膜脱气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除盐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光解吸收器还包括,
入流口,其穿设所述底壁且连通所述第一反应腔;
出流口,其穿设所述侧壁且连通所述集水腔以导出深除盐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除盐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光解吸收器第二孔板设有至少一个塔形布水器,将正电吸附区的深除盐水收集到集水腔中且隔离正电荷吸附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除盐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辐射腔充入纯度99.9%的氮气或氩气,所述辐射光源包括UV光激发装置,所述UV光激发装置包括高输出臭氧石英汞灯或臭氧汞齐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除盐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硼吸收剂为单分散多孔型吸收剂,包括葡甲胺基的颗粒珠或吸附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深除盐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待提纯水经由入流口进入第一反应腔,在第一反应腔自下而上形成连续流的光解区中降解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形成第一处理水;
所述第一处理水从所述第一反应腔进入所述密封腔,第一处理水依次在络合反应区去除硼硅以及在正电吸附区去除羧酸类小分子有机物形成深除盐水;
深除盐水收集于所述集水腔且经由出流口导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深除盐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提纯水来源于一次纯水,一次纯水先经过二次除盐装置处理后再由入流口进入第一反应腔,所述深除盐水由出流口导出后再进入膜接触器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18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