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喷淋结构的固态发酵罐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2278.7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2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倪同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26;C12M1/16;C12M1/0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智联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35 | 代理人: | 崔肖肖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喷淋 结构 固态 发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喷淋结构的固态发酵罐,包括罐体、用于对发酵罐进行密封的锁封机构、用于对发酵罐进行喷淋的喷淋机构和用于对发酵罐进行布气的布气机构,封锁机构设置在罐体的顶部,且喷淋机构设置在罐体的一侧,布气机构位于罐体内部的一侧,罐体的内部一体成型有换热腔,且罐体一侧外壁的顶部焊接有与换热腔之间相连通的进液管,罐体一侧外壁的底部焊接有与换热腔之间相连通的出液管。本发明增压泵通过输水管将罐体底部的原料液输入布水管的内部,布水管通过喷淋头将原料液喷向料盘上的培养基,而喷淋后的原料液穿过料盘滴落在罐体的底部,由增压泵再次通过输水管输送喷淋,很好的提升了原料液的利用率,避免了原料液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发酵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喷淋结构的固态发酵罐。
背景技术
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而固态发酵时需对发酵罐内部的培养基喷淋发酵液或无菌水以保证固态发酵的发酵效果。
根据发酵过程培养基质的不同,发酵方式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固态发酵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发酵技术比较粗放,一般不需要严格的无菌培养。由于固态发酵的基质浓度达到了极限,所以其发酵产量一般是液态发酵的10倍以上,而且后处理简单,一般是整个基质都作为产品使用,
生产过程很少甚至没有废水废渣排放。但与液态发酵相比,固态发酵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难以实现纯种培养,而且是在没有或者几乎没有游离水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其传质传热效率非常低。所以说,固态发酵受很多因素的限制,各项参数不易侦测,如在液态发酵过程中已广泛使用探头测量pH值、温度、生物量、溶氧、基质浓度等,在固态发酵中适用面就很窄,而且很难保证每批次发酵条件一致,再现性差,是比液态发酵更为复杂的发酵过程。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839119B,授权公告日为2014-03-12的一种固态发酵罐和固态发酵方法,该固态发酵罐包括有罐体和设有上下接口的夹套,所述的罐体上端为上端盖,在上端盖上设有可升降的搅拌系统,所述的搅拌系统是由驱动系统轴带动搅拌架;所述的搅拌架由壁面刮板、底面刮板和搅拌桨叶构成,壁面刮板和底面刮板形成框状结构,搅拌桨叶固接在框状结构内。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料层厚度不均,受热不均,导致发酵成绩不高的难题。本设备和方法将投料至出料的全部工艺集中在固态发酵罐内,简化了物料输送过程的同时,强化了设备的搅拌系统和散热保温系统。可以实现固态发酵的自动化批量生产,有效保证了固态发酵过程的纯种培养,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证了同批同质性。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058466U,授权公告日为2014-12-31的一种固态发酵罐,包括罐体以及围绕在罐体侧面和底面的外罐壁,在罐体与外罐壁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密封圈以形成空气腔;罐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罐体顶部设有进水管、加料口和出气孔,罐体底部设有穿过外罐壁的出料管;搅拌装置包括穿过罐体顶壁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罐体顶部还设有带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罐体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罐体顶部设有与温度感应器连接的温度显示器;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罐体的外表面贴有若干调温元件;外罐壁的底端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内安装有无菌空气过滤器。
上述以及在现有技术中的,固态发酵罐内部进行无菌水或发酵液喷淋时是在罐体的顶部设置喷淋管进行喷淋,这样无疑会降低发酵罐内部上下层培养基的喷淋效果,同时培养基无法在喷淋的同时进行翻混,降低了原料液喷淋的均匀性,而发酵液喷淋后会从发酵罐内部直接排出,无法对发酵液进行循环利用,增加了发酵液用量。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具有喷淋结构的固态发酵罐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喷淋结构的固态发酵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2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除盐水的处理系统与工艺
- 下一篇:一种海洋观测波浪能滑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