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五氧化二钒的废活性炭的再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5539.0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申国鑫;吴跃;李蕊宁;杨磊;杨会军;张起胜;田进梅;杨英;蔚永清;马银剑;周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殷爽 |
地址: | 75001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活性炭 再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五氧化二钒的废活性炭的再生方法。该含五氧化二钒的废活性炭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300℃至1000℃的温度范围内加热废活性炭;步骤S2,向加热后的活性炭中加入脱附剂,然后进行60分钟至360分钟范围内的超声处理;和步骤S3,对脱附剂和活性炭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固体进行烘干。通过本发明的含五氧化二钒的废活性炭的再生方法,实现了有效地去除了废活性炭的孔隙中吸附的污染物和五氧化二钒,显著节省了能源的消耗并且提高了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五氧化二钒的废活性炭的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因其具有多孔隙结构、合适的比表面积、无毒无味以及对有机物质有色分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等特点,常被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冶金、食品、化工、军事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在化工领域中,活性炭在废水吸附、催化、电化学、烟气治理中应用广泛。在吸附方面,活性炭是将污染物及无用物质转移富集,当吸附达到饱和状态时,活性炭就会丧失吸附活性。作为高度富集污染物的载体,再次形成固(危)废,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
活性炭的再生是将废活性炭所吸附的物质(污染物或无用物)提取出来,使废活性炭恢复原本的吸附活性,从而能够再次利用,降低企业活性炭的使用成本。此外,废活性炭的再生还能够避免废活性炭在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情况下造成的污染物二次释放从而污染环境。
在活性炭的应用领域中,合成油尾气脱碳工段通常采用活性炭吸附尾气中的小分子烃类物质及硫化氢气体,从而净化外排尾气。该脱碳工段中存在五氧化二钒,从而使得活性炭在工作过程中,在吸附目标物质小分子烃类和硫化氢的同时,也吸附了五氧化二钒,并且从而使吸附后的废活性炭成为危险废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危险废物的处理成本较高,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有效地再生含有五氧化二钒的废活性炭的方法。现有技术中的,活性炭的再生方法通常包含清洗、酸洗、干燥、碳化和活化等多个步骤,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方法不能有效地将含有五氧化二钒的废活性炭中的五氧化二钒有效地去除,并且因此将降低所获得的再生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因此,仍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去除五氧化二钒并再生废活性炭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五氧化二钒的废活性炭的再生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方法不能有效地将含有五氧化二钒的废活性炭中的五氧化二钒有效地去除,并且因此将降低所获得的再生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含五氧化二钒的废活性炭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300℃至1000℃的温度范围内加热废活性炭;步骤S2,向加热后的活性炭中加入脱附剂,然后进行60分钟至360分钟范围内的超声处理;和步骤S3,对脱附剂和活性炭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固体进行烘干。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步骤S4,向固液分离之后得到的液体中加入铵盐,待沉淀后收集沉淀物,然后将沉淀物在300℃与800℃的温度范围内加热,从而得到回收的五氧化二钒。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中,步骤S1进一步包括在活化气氛下、在3℃/分钟至15℃/分钟的加热速率下将废活性炭加热至300℃至1000℃的温度范围内,并且保温60分钟至360分钟。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中,活化气氛包括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活化气氛的流量在300ml/分钟与1000ml/分钟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中,脱附剂包括盐酸和硫酸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脱附剂的浓度在0.1mol/L与0.5mol/L的范围内;并且脱附剂与废活性炭的质量比在1:5000与10:5000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中,铵盐包括氯化铵和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物;按照铵盐与废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2000至5:2000的量添加铵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5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