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弱岩质边坡施工的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5560.0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0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允禄;蔡玉柱;柴荣山;郑茂源;董震;任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5/76;E02D17/20;E02D15/04;E21B7/00;E21B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美莲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弱 岩质边坡 施工 预应力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边坡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弱岩质边坡施工的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钻孔,S1.1、首先将钻机上安装普通钻头,根据锚索的长度,选择钻孔的深度,然后用普通钻头进行孔的初步钻设;S1.2、根据锚索锚固段的大小,选择偏心钻头,然后将偏心钻头安装在钻机上,然后使用偏心钻头进行钻设;S2、制作锚索,S3、安装锚索,将安放在钻孔内;S4、灌浆、横格梁立模浇筑和养护;S5、锚索拉伸,用拉伸工具对锚索进行拉伸,然后将进行切割封锚。本申请具有提高施工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边坡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弱岩质边坡施工的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近些年来,随着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在软岩上建设。然而,软岩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如膨胀性、遇水软化性、崩解性等,以及在工程实践中易干燥开裂。因此需要对软岩的变形特性进行进一步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据边坡工程中的过程控制原理,选择恰当的时间、恰当的位置以及有效的防护加固措施,对边坡进行过程控制,使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改善;在进行边坡防护时,根据不同预测指标和参数因素,进行预应力锚索施工、喷锚支护、挡土墙支护、生态防护、柔性处治等综合施工。
锚索的施工一般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钻孔,然后在钻孔孔底控制爆破,压密孔底土石混合体,形成相对稳固的岩土体,同时在孔底形成空腔,作为锚索的锚固段,然后将锚索安装在钻孔内,然后进行注浆。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孔底控制爆破时,在爆炸形成冲击波,会导有碎片或砂石从孔口飞出,使得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弱岩质边坡施工的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软弱岩质边坡施工的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弱岩质边坡施工的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钻孔,
S1.1、首先将钻机上安装普通钻头,根据锚索的长度,选择钻孔的深度,然后用普通钻头进行孔的初步钻设;
S1.2、根据锚索锚固段的大小,选择偏心钻头,然后将偏心钻头安装在钻机上,然后使用偏心钻头进行钻设;
S2、制作锚索,
S3、安装锚索,将安放在钻孔内;
S4、灌浆、横格梁立模浇筑和养护;
S5、锚索拉伸,用拉伸工具对锚索进行拉伸,然后将进行切割封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对软弱岩质边坡进行勘测,然后根据勘测数据,计算加固位置和加固位置的间隔,然后搭设脚手架,然后用全站仪进行点位放置,然后根据点位的位置,将普通钻头安装在钻机上,然后进行钻孔,待将要达到设计深度后,更换偏心钻头,用偏心钻头对孔底进行扩大孔钻设,钻孔完毕后,进行锚索的制作,然后对钻孔内进行清理,然后进行锚索的安装,将制作好的锚索安放在钻孔内,然后对钻孔进行灌浆,灌浆采用孔底返浆的方式进行注浆直至孔口溢浆,待自然凝固后,再对孔口进行补浆,然后进行横格梁沟槽的挖设,铺设钢筋支护模板进行浇筑,待达到强度后,进行模板的拆除,然后进行锚索拉伸,拉伸完毕后进行切锚封锚;通过设置的用钻机对孔底进行扩大孔的钻设,减少了使用炸药进行孔底扩孔的几率,进而减少了砂石泥土飞溅的几率,使得安全性得到提高,同时减少多次爆破对软弱岩质的破坏,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可选的,步骤S1中,钻孔使用钻机为高压旋喷钻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高压旋喷钻机,可以打垂直、水平,斜孔、仰角等多角度施工,可满足各种地层和不同工艺的需求。
可选的,步骤S3中,在锚索安装遇到阻力时,不能强行置入,应当把锚索取出进行清孔后再放入锚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5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