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起球可分解改性聚酯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5764.4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8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胡黎攀;祝鹏鹏;雍二园;毛永强;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12;D04B1/14;D04B1/16;D06B3/10;D06C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起球 可分解 改性 聚酯 针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起球可分解改性聚酯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抗起球可分解改性聚酯针织面料,包括:上表层、连接层以及通过连接层与上表层连接的下表层;其中,抗起球可分解改性聚酯针织面料以六路为一个循环;本发明的抗起球可分解改性聚酯针织面料采用五明治间隔结构,提升了面料的抗起球性;本发明采用的纱线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本发明的面料通过结构与染整方法的配合,使得面料手感蓬松舒适且吸湿速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起球可分解改性聚酯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但目前市面上采用涤纶纤维制得的针织面料易起球,不能生物降解且吸湿性能差。
因此,亟需一种不易起球且吸湿性能好的抗起球可分解改性聚酯针织面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通过采用新型抗起球可分解改性聚酯纱线,提供一种抗起球可分解改性聚酯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抗起球可分解改性聚酯针织面料,包括:上表层、连接层以及通过所述连接层与所述上表层连接的下表层;
其中,所述抗起球可分解改性聚酯针织面料以六路为一个循环,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筒的排列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上针盘集圈组织、下针筒集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上针盘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下针筒集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上针盘成圈组织、上针盘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四路依次为:上针盘成圈组织、上针盘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下针筒成圈组织、下针筒集圈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下针筒成圈组织、下针筒成圈组织。
优选地,所述第一路、所述第二路、所述第三路以及所述第五路采用30D-100D普通涤纶。
优选地,所述第四路以及所述第六路采用由赛络紧密纺制得的20S-50S涤纶短纤与精梳棉组成的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中,所述涤纶短纤与所述精梳棉的添加比例为(20-80):(80-20)。
更优选地,所述涤纶短纤为抗起球可分解改性涤纶。
优选地,所述连接层由若干连接丝组成,所述连接丝采用30D-100D普通涤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上述抗起球可分解改性聚酯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S1、根据六路三角结构,选取相应的纱线进行织造,制得坯布;
S2、对步骤S1制得的坯布依次进行预处理、染色处理以及后整理处理,即得所述抗起球可分解改性聚酯针织面料。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预处理包括:将步骤S1制得的坯布依次进行预定型处理、蚀毛处理、退浆处理以及煮练处理;
其中,所述预定型处理的温度为160℃-200℃,车速为20m/min-40m/min;
所述蚀毛处理、所述退浆处理以及所述煮练处理的浴比为10:1,温度为60℃-80℃,处理时间为30min-60min,水洗次数为2-3次。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染色处理包括: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机,使用分散性染料对经所述预处理后的坯布进行染色,70℃-75℃时进布,用时45-120min升温至130℃-135℃保温25min-60min后,降温至45℃-50℃出布;使用活性染料对经所述分散性染料染色后的坯布进行活性染料染色,40℃-45℃时进布,用时30min-40min升温至60℃-98℃保温30min-60min后,降温至40℃-45℃出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5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