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复结构海缆及海缆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6566.X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2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刚;王佳佳;杨黎明;赵立杨;郝银;赵坤坤;许瑞涛;蔡剑;周远清;许晶清;孙腾飞;张巍巍;缪月山;陈丹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海海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17;H01B7/28;H01B1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邹佳伦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结构 方法 | ||
1.一种修复结构海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结构海缆包括海缆内部结构、海缆修复结构以及海缆外部结构,所述海缆修复结构环绕设于所述海缆内部结构外表面,所述海缆外部结构设于所述海缆修复结构的外侧,所述海缆修复结构包括活动轴承及圆形金属卡环,所述活动轴承设于所述海缆内部结构的外表面,所述圆形金属卡环设于所述活动轴承外侧,所述圆形金属卡环通过所述活动轴承与所述海缆内部结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圆形金属卡环远离所述海缆内部结构一侧开设有金属卡槽,所述修复结构海缆的金属丝设于所述金属卡槽中,所述海缆外部结构设于所述圆形金属卡环远离所述海缆内部结构一侧并覆盖所述金属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结构海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缆外部结构包括依次设于所述金属丝外侧的镀锌涂层、沥青层、外被层及第二复合型高强度包带防护层,所述海缆内部结构最外层为第一复合型高强度包带防护层。
3.一种海缆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缆修复方法用于修复海缆以获得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复结构海缆,所述海缆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认所述海缆的问题点;
步骤S2:对所述海缆进行固定;
步骤S3:打开所述海缆的外被层及金属铠装层;
步骤S4:在所述金属铠装层打开后裸露出的内垫层外侧缠绕第一复合型高强度包带防护层以对海缆内部结构进行防护,在所述第一复合型高强度包带防护层外侧安装圆形的活动轴承;
步骤S5:在所述活动轴承外侧设置圆形金属卡环,所述圆形金属卡环通过所述活动轴承环绕所述海缆的周长方向转动,所述圆形金属卡环远离活动轴承一侧开设有多个间隔的金属卡槽;
步骤S6:对所述金属铠装层的金属丝进行处理;
步骤S7:将处理后的所述金属丝焊接固定于所述金属卡槽中;
步骤S8:使用防腐蚀金属溶液及沥青依次涂敷所述圆形金属卡环及设于所述金属卡槽中的所述金属丝,以进行防腐防护;
步骤S9:使用沥青将步骤S3中被打开的所述外被层固定缠绕设置于所述圆形金属卡环的外侧;
步骤S10:在所述外被层外侧设置第二复合型高强度包带防护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缆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确认所述海缆的所述金属铠装层中无法服帖的位置,该位置即为所述问题点,使用胶带在所述问题点前后0.5米处缠绕2至3圈作为标识点,并将所述海缆带有标识点的部分移动至预制好的支撑架上进行固定;在步骤S2中,用直径大于或等于4.0毫米的钢丝在所述标记点缠绕4至6圈,将所述海缆固定;在步骤S3中,将所述问题点处的所述外被层划断,并将所述外被层的聚丙烯绳分股整理并分开放置,露出所述海缆的所述金属铠装层,将所述金属铠装层中的所述金属丝断开,将断开的所述金属丝以3至4根为一股的数量进行分股,将所述金属丝弯曲至90°至120°,并分股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缆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将复合型高强度包带以50%至60%的搭盖率缠绕在所述金属铠装层打开后裸露的所述内垫层外侧形成第一复合型高强度包带防护层,对所述海缆内部结构进行防护;随后,将哈弗式的所述活动轴承卡扣在所述金属丝的断开点的所述第一复合型高强度包带防护层的外侧,所述活动轴承的预测尺寸满足方程W=F+U,其中,W为圆形的所述活动轴承的内径,F为测量所得的海缆中自所述金属铠装层向内的部分的直径,U为第一余度值,U的取值大于或等于2且小于或等于4,W、F、U的单位为毫米,根据所述活动轴承的预测尺寸选择满足需求的所述活动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海海缆有限公司,未经南海海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65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