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内检测数据对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8218.6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9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富宽;李睿;陈朋超;贾光明;郑建峰;王婷;赵云峰;张一玲;马江涛;魏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73;G06T11/40;G06V10/75;G06V10/7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厉洋洋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检测 数据 对齐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管道内检测数据对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待测管道在前后两次管道内检测时的第一内检测数据和第二内检测数据;在待测管道的所有管节中确定在两次内检测之间无维修记录的待比对管节,并分别将每一待比对管节的第一内检测数据和第二内检测数据进行焊缝特征比对,将每个比对结果为比对成功的待比对管节确定为目标管节;获取并分别对每个目标管节的第一镜像化图像和第二镜像化图像进行缺陷特征比对,得到所述待测管道的每个目标管节的缺陷特征对齐结果。本发明通过对管道的内检测数据进行对齐,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检测时所导致的特征缺失、误报以及不对应的问题,为管道内检测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管道内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对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管道内检测技术是目前最有效的管道本体状态检测手段。随着管道服役年限的增加,目前大部分管道已完成两轮次或多轮次内检测。对比分析多次内检测结果能够得到腐蚀增长率等缺陷发展参数,可更好的评价管道状态。
由于内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内检测服务商具备管道内检测资质,各管道内检测服务商提供的检测结果大不相同,无法准确地提供管道内检测结果,这给管道内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带来和很大困难。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内检测数据对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管道内检测数据对齐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获取待测管道的每一管节在前后两次进行管道内检测时的第一管节内检测数据和第二管节内检测数据;
在所述待测管道的所有管节中确定在两次管道内检测之间无维修记录的待比对管节,并分别将每一待比对管节的第一管节内检测数据和第二管节内检测数据中进行焊缝特征比对,得到每一待比对管节的比对结果;
将每个比对结果为比对成功的待比对管节确定为目标管节,并从任一目标管节的第一管节内检测数据中获取所述任一目标管节的第一管节缺陷数据,从所述任一目标管节的第二管节内检测数据中获取所述任一目标管节的第二管节缺陷数据,直至获取每个目标管节的第一管节缺陷数据和第二管节缺陷数据;
基于任一目标管节的第一管节缺陷数据,生成所述任一目标管节的第一镜像化图像,并基于所述任一目标管节的第二管节缺陷数据,生成所述任一目标管节的第二镜像化图像,直至得到每个目标管节的第一镜像化图像和第二镜像化图像;
分别对每个目标管节的第一镜像化图像和第二镜像化图像进行缺陷特征比对,得到所述待测管道的每个目标管节的缺陷特征对齐结果。
本发明的管道内检测数据对齐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管道的内检测数据进行对齐,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检测时所导致的特征缺失、误报以及不对应的问题,为管道内检测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管道内检测数据对齐方法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在所述获取待测管道的每一管节在前后两次进行管道内检测时的第一管节内检测数据和第二管节内检测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管道在的每一管节在前后两次进行管道内检测时的第一原始管节内检测数据和第二原始管节内检测数据;
所述获取待测管道的每一管节在前后两次进行管道内检测时的第一管节内检测数据和第二管节内检测数据的步骤,包括:
基于管道特征标准化数据库,分别对每一管节的第一原始管节内检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每一管节的第一管节内检测数据,并对每一管节的第二原始管节内检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每一管节的第二管节内检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82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土壤N元素智能测定仪
- 下一篇:一种丝网印刷网版的预备工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