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SF6 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8225.6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8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潘云;王明伟;张倩;张英;姜慧灵;兰智菲;刘喆;肖浩宇;余鹏程;陈舸;王胜华;刘田威;蒲曾鑫;杨维琪;杨仕梭;陶用伟;赵世钦;毛先胤;黄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2 | 分类号: | B01J20/02;B01J20/28;B01J20/3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sf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SF6设备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取吸附剂于400~500℃马弗炉中活化3~4h,冷却至室温,制得活化后吸附剂;将活化后吸附剂浸入硼酸溶液,搅拌,静置48~72h后,抽滤、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所述应用于SF 6设备吸附剂。本发明制得吸附剂只吸附水,不吸附SF 6设备中因过热或放电故障产生的标志性故障特征分解产物,能保证长时间内检测到SF 6分解产物的准确性,从而正确判断SF 6设备运行工况,解决因吸附剂吸附分解产物干扰而产生对设备故障程度判断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应用于SF6设备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SF6设备内部存在过热或放电缺陷时,SF6气体分解与水、氧气、设备内部材料等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会产生SO2、H2S等分解产物,南网检修试验规程明确规定了试验周期和分解产物的应注意值。
然而,当前SF6设备中使用的吸附剂不仅会吸附水分,同时也会吸附因过热或放电缺陷时产生的分解产物,对分解产物的吸附速度快,吸附量大,会导致在充气口检测到的分解产物与设备内部实际产生的分解产物含量差异大,一方面,吸附剂吸附分解产物后会严重影响设备故障程度的判断;另一方面,吸附了有毒分解产物的吸附剂吸附水分性能下降且更换后造成二次污染,存在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风险。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应用于SF6设备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SF6设备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SF6设备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取吸附剂于400~500℃马弗炉中活化3~4h,冷却至室温,制得活化后吸附剂;
将活化后吸附剂浸入硼酸溶液,搅拌,静置48~72h后,抽滤、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所述应用于SF6设备吸附剂。
作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附剂包括KDHF-03吸附剂。
作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KDHF-03吸附剂为球状,直径为4~6mm。
作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硼酸溶液,其浓度为0.2~0.4mo/L。
作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硼酸溶液,其浓度为0.2mo/L。
作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烘干,其中,烘干温度为100℃,时间为2~4h。
作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化温度为400℃,活化时间为4h。
作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静置时间为72h。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SF6设备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8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