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负荷功率控制的电网调峰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1551.2 | 申请日: | 202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3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箭;谢博宇;廖思阳;柯德平;孙元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H02J3/16;H02J3/38;H02J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向长丽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负荷 功率 控制 电网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负荷功率控制的电网调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基于馈线负荷功率控制的配电网调峰优化模型;
(2)求解基于馈线负荷功率控制的配电网调峰优化模型;
(3)执行调峰优化模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功率控制的电网调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配电网调峰优化模型以源、荷日前预测信息、负荷调节特性以及系统参数为输入,对节点电压、负荷功率以及下网点功率进行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功率控制的电网调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调峰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如式(1):
其中,为一天内下网点峰值功率,为一天内下网点谷值功率,为t时间段内下网点有功功率;为i节点新能源在t时间段内无功功率;为i节点电容器在t时间段内投切状态;V0为额定电压(1.0p.u.);为i节点调压器在t时间段内输出电压;β1、β2、β3、β4均为权重系数;T为时间集合;NRG为含新能源节点集合;NCB为含电容节点集合;NVT为含调压器节点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功率控制的电网调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调峰优化模型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潮流约束、节点电压约束、电容器设备运行约束、光伏设备运行约束、风电设备运行约束、调压器设备运行约束和负荷调节特性约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功率控制的电网调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流约束的条件如式(2)、(3)所示:
其中,与分别为配电网下网点在t时间段内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当节点不是下网点时忽略该变量;与分别为i节点新能源在t时间段内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当节点无新能源时忽略该变量;为i节点电容器在t时间段内无功功率,当节点无电容器时忽略该变量;与分别为i节点负荷在t时间段内有功与无功功率;ei,t与fi,t分别为i节点在t时间段内节点电压实部与虚部;Gi,j与Bi,j分别为节点i与节点j之间线路导纳的实部与虚部;N为节点集合;T为时间集合;
所述节点电压约束的条件如式(4)所示:
其中,Vi,t为i节点在t时间段内电压;Vmax与Vmin分别为节点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根据国标规定,中压配电网中Vmax与Vmin分别为0.93p.u.和1.07p.u.;N为节点集合;T为时间集合;
所述电容器设备运行约束的条件如式(5)、(6)所示:
其中,与分别为i节点电容器在t时间段无功功率与投切状态;为i节点电容器额定无功容量;为电容器每日最大投切变化次数阈值;NCB为电容器节点集合;T为时间集合;
所述光伏设备运行约束的条件如式(7)-(10)所示:
其中,与分别为i节点光伏在t时间段内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与分别为i节点光伏无功功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为i节点光伏额定容量;Vi,t为i节点光伏并网点电压;VPV,max与VPV,min分别为光伏并网点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为i节点光伏在t时间段内有功功率预测值;NPV为光伏节点集合;N为节点集合;T为时间集合;
所述风电设备运行约束的条件如式(11)-(14)所示:
其中,与分别为动态电压恢复器等调压器并网点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为i节点变压器分接头在t时间段内挡位;Vtap为变压器分接头每档对应电压变化量;与分别为i节点变压器分接头挡位上限与下限;为变压器分接头每日最大挡位变化次数阈值。为i节点智能变压器在t时间段内输出电压。为i节点动态电压恢复器等调压器在t时间段内的补偿电压;与分别为动态电压恢复器等调压器补偿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NOLTC为传统带分接头的变压器节点集合;NST为智能变压器节点集合;NDVR为动态电压恢复器等调压器节点集合;T为时间集合;
所述负荷调节特性约束的条件如式(21)、(22)所示:
其中,与分别为i节点负荷在t时间段内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与分别为i节点负荷在t时间段初始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为i节点在t时间段初始电压;与分别为i节点负荷在t时间段内有功-电压特性系数与无功-电压特性系数;N为节点集合;T为时间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15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戴式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高压锅炉的膜式壁涂层涂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