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砂浆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5571.7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2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曾智;李小华;湛旺兴;苏刘斌;冯照;苏欢;李文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4/22;C04B14/04;C04B38/10;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陈月霞 |
地址: | 4111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砂浆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砂浆及其制备工艺,属于建筑保温材料技术领域。所述保温砂浆的组分包括:固体组分和外加剂和水;其中,按质量份数计,固体组分包括玻化微珠30~40份、水泥50~60份和海泡石2~8份;外加剂包括胶粉、纤维素醚、活性剂、触变剂、淀粉醚、木质纤维、聚苯纤维和引气剂;水与固体组分的质量比为(0.86~1):1。本发明以玻化微珠、水泥和海泡石为主要原料,配合其他的外加剂,制得了一种导热系数低、强度高的保温砂浆。能够避免采用保温板保温所出现的脱落及因质量改变而需要铲除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远低于GB/T 20473‑2021《建筑保温砂浆》中的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保温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温砂浆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35%,而建筑能耗中外墙热损失占比最高,可达33%。因此,对于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关键在于减少外墙热损失,而建筑围护结构是减少外墙热损失的有效手段。保温砂浆作为一种低导热材料,用于建筑外墙围护结构可显著降低建筑能耗。
国标GB/T 20473-2021《建筑保温砂浆》中要求砂浆导热系数小于0.07W/(m·k),该导热系数离EPS、XPS、PU保温板等常用保温板还有较大差距,但保温板存在脱落及因质量改变而需要铲除等问题,而保温砂浆可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因此,制备一种低导热、高强度的保温砂浆,是本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砂浆及其制备工艺。通过合理设计保温砂浆的组分及配比,制得了一种导热系数低、强度高的保温砂浆,避免了使用保温板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一种保温砂浆,组分包括:固体组分和外加剂和水;其中,按质量份数计,固体组分包括玻化微珠30~40份、水泥50~60份和海泡石2~8份;外加剂包括胶粉、纤维素醚、活性剂、触变剂、淀粉醚、木质纤维、聚苯纤维和引气剂;水与固体组分的质量比为(0.86~1):1。
本发明复合添加的木质纤维与聚苯纤维,相较于单一纤维的添加,抗折强度明显提高,并在抗折实验中显示,断裂面仍存在纤维粘结,并没有发生直接断裂现象。木质纤维比重小、比表面积大,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隔声、绝缘和透气性能,热膨胀均匀不起壳不开裂;更高的湿膜强度及覆盖效果,聚苯纤维主要提高强度,但导热性较高,因此采用复合添加两者纤维,综合满足导热性和强度。其中较为合适质量比为木质纤维:聚苯纤维=3:1。纤维素醚、引气剂、触变剂三者的复掺,主要是为了降低保温砂浆的干密度,纤维素醚虽然也有引气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砂浆的保水能力,改善流动性和施工性,而引气剂主要用于降低干密度,触变剂则用于增稠砂浆,它与纤维素醚一同添加,可以防止砂浆流动性太高或太低,保持较好的稠度,方便施工。活性剂的主要效果是提高保温砂浆的粘结性能,提高保温砂浆的早期粘结强度,与纤维素醚的复合添加,由于其拥有保水性能,促进早期砂浆水化反应,避免保温砂浆由于早期强度低而导致开裂,并在后期的水化过程中,提升强度。海泡石在保温砂浆的添加主要作用有:1、起到保温隔热作用,2、海泡石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在砂浆的制备中会吸收大量的水分,从而使得砂浆变稠,此外在砂浆的实际应用中也能吸附室内VOCs等其他空气污染物。
优选地,所述胶粉的加入量为所述固体组分质量的10~15‰;所述纤维素醚的加入量为所述固体组分质量的4~8‰;所述活性剂的加入量为所述固体组分质量的11~15‰;所述触变剂的加入量为所述固体组分质量的1.5~3‰;所述淀粉醚的加入量为所述固体组分质量的1~3‰;所述木质纤维的加入量为所述固体组分质量的1~3‰;所述聚苯纤维的加入量为所述固体组分质量的1~3‰;所述引气剂的加入量为所述固体组分质量的0.25~1‰。
优选地,所述玻化微珠的堆积密度为90-110kg/m3,导热系数为0.037W/m*K,粒度为0.5~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5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