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绣球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5744.5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8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余清;向超;余娱乐;易思富;罗亚玲;李世文;郑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重庆市南川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华绿北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40 | 分类号: | A01G18/40;A01G18/20;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龚端 |
地址: | 4008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绣球 菌种 培育 方法 | ||
一种绣球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复合固体培养基待用;2)制备复合液体培养基待用;3)取绣球菇母种,接种至步骤1)制备的复合固体培养基上,在封闭环境中,于23‑24℃条件下培养20‑25d;4)切割接种块,接种至另一复合固体培养基上,在封闭环境中,于23‑24℃条件下培养15‑20d;5)从菌丝延伸端朝向中心0.5‑1.0cm处切割多个接种块;6)将接种块接种至步骤2)制备的复合液体培养基中,在25‑26℃条件下,于自然光环境下振荡培养10‑15d,得到绣球菌液体发酵菌种。本发明可有效缩短绣球菇菌种的培育时间,且培育得到的菌种满足工业也大规模栽培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绣球菇菌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绣球菇(Sparassis Crispa)是一种珍稀的食药两用大型真菌。
目前,绣球菇的母种(一级种)通常使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时间通常为25-30d,原种(二级种)则是以玉米粉、松木屑为主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时间达到50-55d,培养完毕的菌种用于生产使用,导致整个菌种培养周期较长。此外,由于培养的原种(二级种)为固体种,均匀性较差,还导致工业化应用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设计一种培育周期短、保证菌种品质的培育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绣球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可有效缩短绣球菇的培育时间,且培育得到的菌种满足工业也大规模栽培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绣球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复合固体培养基
取35-40重量份寒天培养基、5-10重量份琼脂粉,加入马尾松提取液中混合,调节pH至5.0±0.5,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待用;
2)制备复合液体培养基
取10-20重量份葡萄糖、2.5-3.5重量份玉米粉、0.4-0.7重量份硫酸镁,加入马尾松提取液中混合,调节pH至5.0±0.5,灭菌制成液体培养基待用;
3)取绣球菇母种,接种至步骤1)制备的复合固体培养基上,在封闭环境中,于23-24℃条件下培养20-25d;
4)在步骤3)的固体培养基上切割多个接种块,接种至另一复合固体培养基上,在封闭环境中,于23-24℃条件下培养15-20d;
5)在步骤4)的固体培养基上从菌丝延伸端朝向中心0.5-1.0cm处切割多个接种块;
6)将接种块接种至步骤2)制备的复合液体培养基中,在25-26℃条件下,于自然光环境下振荡培养10-15d,得到绣球菌液体发酵菌种。
优选的,步骤1)寒天培养基和马尾松提取液的重量体积比为35-40:1000,制备的固体培养基的厚度为3-4mm。
优选的,步骤2)葡萄糖和马尾松提取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2:100。
进一步的,步骤1)和/或步骤2)所述马尾松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1)取新鲜、均匀的马尾松木屑,加入水中;
2)煮沸后冷却过滤,取滤液,得到马尾松提取液。
优选的,步骤1)马尾松木屑和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25。
优选的,步骤1)和/或步骤2)使用柠檬酸钠调节pH。
优选的,步骤6)通过打孔得到接种块,接种块的直径为6mm。
优选的,步骤7)振荡频率为15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重庆市南川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华绿北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重庆市南川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华绿北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5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