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8771.8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4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夏景成;高宇;李巍;邢汝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9/50 | 分类号: | H10K59/50;H10K59/122;G02B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宋永杰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该显示基板包括基底和位于基底上的显示功能层和全方位反射镜。显示功能层包括像素界定层和多个发光器件,像素界定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以限定发光器件。全方位反射镜位于显示功能层的出光侧,且包括多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口在基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在该设计中,全方位反射镜的应用可以避免混色的产生,而且不会对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和包括该显示基板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电子显示产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电子显示产品一般设计为具备较大的视角和分辨率以保证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但该设计会导致像素漏光至相邻像素而使得导致混色,出现显示不良。
当前的电子显示产品中会设计一些遮挡结构以缓解该问题,但是该些遮挡结构都不能在保证具有良好遮光效果的同时避免对像素出光效率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包括基底和位于基底上的显示功能层和全方位反射镜。显示功能层包括像素界定层和多个发光器件,像素界定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以限定发光器件。全方位反射镜位于显示功能层的出光侧,且包括多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口在基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上述方案中,全方位反射镜位于发光器件的间隙中,可以避免混色的产生,而且不会对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全方位反射镜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界定层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之内,第一开口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开口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在上述方案中,全方位反射镜的平面尺寸小于发光器件的间隙(像素间隙)的尺寸,从而有利于保证显示基板的显示图像的视角。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发光器件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发光器件的预设出光波长范围不同,全方位反射镜包括多个叠层单元。该些叠层单元彼此叠置且分为多种类型以分别反射不同类型的发光器件的预设出光波长的光线。每个叠层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膜层和至少一个第二膜层,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交替排布,第一膜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膜层的折射率。在每个叠层单元中,至少一个第一膜层位于显示功能层和至少一个第二膜层之间,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光学厚度为对应类型的发光器件的预设出光波长的四分之一的奇数倍。
在上述方案中,全方位反射镜具有相对较小的设计厚度以利于显示基板的轻薄化,而且可以对显示基板中引起混色的所有颜色的光线进行遮挡。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叠层单元包括多个第一膜层和多个第二膜层,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交替排布。例如,进一步地,在每个叠层单元中,至显示功能层距离最小的膜层为第一膜层,且距离显示功能层最大的膜层为第二膜层。例如,进一步地,在每个叠层单元中,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光学厚度等于对应类型的发光器件的预设出光波长的四分之一。例如,进一步地,每个叠层单元包括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数量都不小于6,进一步优选地,每个叠层单元包括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数量都不大于10。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叠层单元的叠置方向与基底所在面平行,且在相邻的发光器件之间,叠层单元的叠置方向与相邻的发光器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在每个叠层单元中,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叠置方向与基底所在面平行,且在相邻的发光器件之间,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叠置方向与相邻的发光器件的延伸方向垂直。
在上述方案中,全方位反射镜中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竖立设置,从而可以将每个发光器件出射的大倾角光线反射至原发光器件中,从而避免像素间出现混色,此外还提高了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出光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87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