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定黄原胶增稠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8954.X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8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冬梅;王军;颜铭;颜亚奇;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依尔双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G01N21/29;G01N21/8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康奇刚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定 黄原胶增稠 性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黄原胶的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测定黄原胶增稠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黄原胶和聚山梨醇酯;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黄原胶加入到步骤一中的聚山梨醇酯中,分散均匀;步骤三:将蒸馏水缓慢的加入到步骤二中分散好的黄原胶和聚山梨醇酯中,并充分搅拌、膨胀;步骤四:测定步骤三中黄原胶的粘度并目测步骤三中的黄原胶是否存在团聚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黄原胶的快速分散,同时不会产生团聚物,利用本技术方案测定的黄原胶的增稠性能能够准确的判定黄原胶的品质,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原胶的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测定黄原胶增稠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原胶因其具有独特的流变性、良好的水溶性、对热、酸碱以及盐类的稳定性,常作为增稠剂应用于农业和食品行业,市面上,大多数黄原胶的外观和许多理化性能差别都不大,但其增稠性能却有很大的差异,在对其作增稠性能检测时,质量好的黄原胶与质量差的黄原胶其增稠性能相差几倍甚至十倍,因此,增稠性能可以作为判定黄原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现有的黄原胶增稠性能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国标GB1886.41-201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称取3g黄原胶和3g氯化钾,并将两者混合均匀;步骤二,给烧杯中加入300ml的蒸馏水,并将该盛放蒸馏水的烧杯置于搅拌器下,开启搅拌器,将步骤一中混合好的黄原胶和氯化钾慢慢的加入烧杯内的蒸馏水中,开始计时,以800r/min的转速对烧杯内的黄原胶进行连续搅拌2h,温度保持在24℃-25℃;步骤三,关闭搅拌器,取出烧杯,使用相应的粘度计测定黄原胶的粘度值并目测烧杯中的黄原胶是否存在团聚物。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1.使用该方法测定黄原胶的增稠性能时,由于黄原胶具有亲水性,在操作的过程,需要将步骤一中混合好的黄原胶和氯化钾缓慢的加入烧杯内的蒸馏水中,黄原胶易于与蒸馏水形成团聚物,会阻止蒸馏水进入黄原胶的里层,使得形成团聚物的黄原胶很难再溶解,导致黄原胶在蒸馏水中分散不均匀,从而导致该方法测得的黄原胶的增稠性能很差,很难判定黄原胶是因没有充分分散而引起的增稠性能差还是因黄原胶的品质差而引起的增稠性能差;2.由于使用该方法测定黄原胶的增稠性能时,黄原胶不易分散,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即使熟练的操作者,也很难将黄原胶完全分散开,常常需要重做试验,浪费时间;3.使用该方法测定黄原胶的增稠性能时,测定时间比较长,不能快速的判定黄原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快速测定黄原胶增稠性能的方法,使得黄原胶能够充分分散而不产生团聚物,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低,同时,能够根据测定的增稠性能准确的判定黄原胶的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测定黄原胶增稠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黄原胶和聚山梨醇酯;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黄原胶加入到步骤一中的聚山梨醇酯中,分散均匀;
步骤三:将蒸馏水缓慢的加入到步骤二中分散好的黄原胶和聚山梨醇酯中,并充分搅拌、膨胀;
步骤四:测定步骤三中黄原胶的粘度并目测步骤三中的黄原胶是否存在团聚物。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将黄原胶加入聚山梨醇酯中,是为了更好的分散黄原胶;由于黄原胶的亲水性,黄原胶遇水后,容易形成黄原胶胶团,不利于黄原胶的分散,从而无法准确的测定黄原胶的增稠性能,而将黄原胶先加入聚山梨醇酯中,并使得黄原胶在聚山梨醇酯中充分分散,再将蒸馏水缓慢的加入到分散好的黄原胶和聚山梨醇酯中,经过分散过后的黄原胶,不会产生明显的团聚物,且分散效果好,能够准确的测定黄原胶的增稠性能,从而能够准确的判定黄原胶的品质;而将黄原胶加入聚山梨醇酯中,经过分散的黄原胶没有明显团聚物、易于分散,普通的操作人员也能迅速掌握和处理,得到稳定的实验结果,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依尔双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依尔双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89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