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葛根素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1715.X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5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钟业俊;黄文荣;孙珊;黄淑琪;刘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17 | 分类号: | A23L33/17;A23L33/105;A23L29/00;A23L29/30;A23P10/30;A23L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焕巧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控释 靶向 性纳豆 激酶 葛根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葛根素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低温‑pH诱导法,驱动纳豆激酶的结构发生异化,并添加葛根素进行氢键和共轭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纳豆激酶‑葛根素弱凝胶,然后利用海藻酸钠与氯化钙的静电相互作用进行二次包埋,制备双层凝胶微球。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产品可以大幅度减少纳豆激酶和葛根素在口腔、胃液内引起的失活,将活性物质运载至小肠释放,进而提升活性物质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此外还可提高产品的凝胶强度和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葛根素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豆激酶是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其主要由枯草纳豆芽胞杆菌在发酵纳豆过程中所产生。纳豆激酶的主要功能是治疗和预防血栓病。然而,纳豆激酶在胃酸环境下容易失活,直接口服纳豆激酶会大大降低其溶栓能力。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方法提高纳豆激酶在人体中的生物利用率。
黄酮类物质是日常饮食中摄入最为丰富的抗氧化剂,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但在加工、储藏过程及胃环境中的不稳定性、低溶解度,被动扩散和主动外排等因素都会降低黄酮的生物利用度,此外黄酮类化合物在胃肠道(酸碱度、酶的作用)中稳定性差,也是日常饮食中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不高的原因。
因此,制备可靠的运载体系,对纳豆激酶和黄酮等营养物质进行保护,降低其在口腔、胃液内引起的破坏,从而提高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纳豆激酶、黄酮等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提供一种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葛根素凝胶微球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所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控释靶向性纳豆激酶-葛根素凝胶微球的生产方法,生产方法具体如下:
S1.称取60-80g纳豆激酶,溶解于2-3L饮用水中后,一起置于直径45-50cm的平底容器内,采用低温-pH诱导法,迫使纳豆激酶的结构发生定向异化,得到料液A;
S2.保持步骤S1低温-pH诱导后的低温环境,将溶解好的葛根素均匀喷洒于料液A中,静置3-4分钟后,采用6-7Gy/min的X-射线进行处理,得到物料B;
S3.将质量浓度为10-12%的海藻酸钠溶液均匀喷洒于物料B中,得到料液C,然后采用孔径800-820纳米的微细管道,将料液C匀速滴入氯化钙溶液中,制得凝胶微球。
步骤S1所述的低温-pH诱导法,具体处理过程为:
采用逐步降温的方法,以2℃/min的速度将纳豆激酶溶液的温度逐步降至2-4℃,保持3-4min,然后采用酸碱缓冲液,以0.2/min的速度调节溶液pH值,迫使纳豆激酶的α-螺旋含量变为42.5-42.8%。
步骤S2所述的X-射线进行处理具体为:
采用X-射线处理20秒、停止15秒,继续使用X-射线处理16秒、停止20秒,接着使用X-射线处理12秒、停止25秒,然后使用X-射线处理8秒、停止30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纳豆激酶经过低温-pH诱导后发生结构异化,置于低温环境下,采用X-射线处理(低强度、间歇性逐步减弱)可以在保持纳豆激酶活性位点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促进葛根素与纳豆激酶在特定肽段的氢键和共轭结合,从而强化纳豆激酶的刚性结构,形成纳豆激酶-葛根素共聚体;采用海藻酸钠和氯化钙进行二次包埋后,可制得结构稳定、功能特性好的凝胶微球。
2、本发明制备的凝胶微球产品控释性能好,可较好地抵御胃液酶的消化,而将纳豆激酶和葛根素运载至小肠释放;在小肠环境内,肠道中pH变化可触发纳豆激酶-葛根素共聚体的解聚,纳豆激酶释放出来后,结构基本复原为天然构象,活性可保留8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17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