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彩色蜡染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6214.0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7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余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宏刚 |
主分类号: | D06P5/12 | 分类号: | D06P5/12;D06P1/38;D06P3/6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苏芸芸 |
地址: | 65022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彩色 蜡染 制作 工艺 | ||
1.一种彩色蜡染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棉布料、麻布料、棉麻布料烫熨平整;
(2)在平整布料上使用含碱低温活性染料液体绘制图案,待图案完全干透后,使用含碱低温活性染料液体对图案上色、固色,然后用蜡液覆盖固色后的图案;
(3)然后进行背景染色、固色;
(4)将步骤(3)布料置于清水中清洗3次以上,然后再置于沸腾的清水中去蜡,取出布料放入水中清洗后,用纺织品洗涤剂清洗,30-45℃温水漂洗后晾干、烫熨即得彩色蜡染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蜡染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固色是在图案上色后,用锡纸覆盖图案不低于24小时;步骤(3)中背景固色采用质量体积浓度5-10%的碱液从布料背面对背景涂刷一遍后,用锡纸覆盖背景不低于24小时,其中碱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或小苏打。
3.一种彩色蜡染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棉布料、麻布料、棉麻布料或丝绸烫熨平整;
(2)在平整布料上使用含碱低温活性染料液体绘制图案,待图案完全干透后,使用含碱低温活性染料液体对图案上色,然后用蜡液覆盖上色后的图案;
(3)然后进行背景染色,对整块布料从图案背面进行布料的整体固色;
(4)将步骤(3)布料置于清水中清洗3次以上,然后再置于沸腾的清水中去蜡,取出布料放入水中清洗后,用纺织品洗涤剂清洗,30-45℃温水漂洗后晾干、烫熨即得彩色蜡染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蜡染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整体固色是布料背面采用质量体积浓度5-10%的碱液涂刷一遍后,用锡纸覆盖背景不低于24小时,其中碱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或小苏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彩色蜡染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含碱的低温活性染料液体是将低温活性染料加水混匀后,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或小苏打,其中碳酸钠、氢氧化钠或小苏打的添加量为低温活性染料质量的3-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彩色蜡染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当蜡染面料支数低于50支时,在含碱低温活性染料液体中加入淀粉,淀粉与含碱低温活性染料液体的质量体积比为3-8g:30mL,增加含碱低温活性染料液体的稠度,防止绘画和上色时染料渗透到其他地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彩色蜡染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蜡液温度为80-8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彩色蜡染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背景染色方法选自如下之一:
(1)喷撒式染色
在图案完成封蜡后,对整块面料均匀喷洒清水至面料湿润,取染料粉末撒落在面料上,待整块面料干透后,进行后续固色;
(2)流淌式染色
在图案完成封蜡后,对整块面料均匀喷洒清水至面料湿润,取染料粉末撒落在面料上,倾斜面料,使面料上的染料随倾斜方向移动,确定画面染色效果后,平放面料,待整块面料干透后进行固色;
(3)冰染或雪染
在图案完成封蜡后,将整块面料放入容器中,将冰块或雪放置于面料上,再将染料撒于冰块上,用锡纸覆盖整个容器,放置24小时后,完成染色,取出布料待整块面料干透后,进行后续固色;
或者在图案完成封蜡后,将整块面料放入容器中,将冰块或雪放置于面料上,再将染料撒于冰块上,再加入碱粉末,密封容器口,放置24小时后,完成染色固色;
(4)剃须膏染色法
将剃须膏泡沫喷于平台上或模具中抹平后形成泡沫层,将与剃须膏泡沫混合的染料滴洒到泡沫层上并搅拌混合,然后将图案完成封蜡的布料的正面盖在泡沫层上,按压使其与泡沫充分接触,10-15min后取下布料平放干燥后,进行后续固色。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彩色蜡染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熨烫温度为180℃-200℃,采用背面熨烫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宏刚,未经余宏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62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明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菌株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