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刺激释氟正畸加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70145.9 | 申请日: | 202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1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莉莉;彭金枫;王馨媛;赵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A61C1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严情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激 释氟正畸 加速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刺激释氟正畸加速器,包括牙底套、牙外周套和牙内周套,所述牙外周套和所述牙内周套之间设有牙槽,所述牙底套、所述牙外周套和所述牙内周套上靠近所述牙槽的一侧设有加氟垫,所述加氟垫采用氟橡胶与氟硅橡胶合成的并用胶材质或食品级硅胶,并制作为微孔结构,所述加氟垫内填充有氟化钠,所述加氟垫上处于所述牙外周套上的一面设有凹型的正畸托槽容纳腔,所述牙外周套内并排地设有二氧化碳激光灯带和近红外激光灯带。本发明不仅可利用低强度近红外光照加速牙齿移动,还可监测患者使用时间,同时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增强牙面与氟的结合能力,通过缓释氟离子改善牙釉质脱矿,并可多次充氟和释氟,操作简便,能有效降低患龋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科正畸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刺激释氟正畸加速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基本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们对颌面美观的重视程度持续上升,我国口腔正畸需求逐年增长。牙釉质脱矿是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常见的副作用,尤其高发于青少年患者,已成为常见的临床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牙釉质脱矿指牙面pH值降低后,牙釉质溶解性增加,钙、磷析出,导致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或黄白色斑块的现象,若病变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导致牙齿龋坏。有调查显示,正畸结束后患者釉质脱矿比例高达74%,极大影响牙面美观,增加患龋风险,危害口腔健康。其原因主要是(1)固定矫治技术需要粘接托槽,粘接前的酸蚀步骤会引起牙釉质内钙、磷析出,导致牙釉质脱矿;(2)托槽和弓丝加大牙齿清洁难度,导致牙菌斑堆积,引起口腔菌群失调,细菌酸性代谢产物导致牙釉质脱矿。
牙釉质脱矿不仅严重影响美观,若未及时治疗,缺损还将累积牙本质,造成牙本质敏感,导致患者出现牙齿酸软、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若病变继续进展,将会导致牙齿的龋坏,《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患有龋病。一旦牙釉质脱矿进展至龋洞,将导致不可逆的牙齿损伤,不仅会产生高昂的治疗费用,还可能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导致牙齿丧失。与此同时,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息息相关。龋齿成为感染病灶后,病灶区有害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至其它器官,导致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慢性肾炎、视网膜炎等全身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在正畸过程中对牙釉质脱矿及龋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氟化物是临床常用的防龋抗菌物质,在预防正畸牙釉质脱矿中发挥重要作用。适宜浓度的氟离子能置换牙釉质中的羟基磷灰石,形成更为稳定的氟磷灰石,以降低釉质溶解性,有效预防牙釉质脱矿。同时,氟离子还可与唾液中的钙、磷结合,促进磷灰石晶体再沉积,利于脱矿部位再矿化。不仅如此,研究表明,氟离子可抑制致龋菌细胞内多糖的储存和细胞外多糖的合成,影响细菌产酸及代谢,降低患龋风险。目前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主要方式为在医疗机构进行定期牙面涂氟,但往往会增加就诊次数及椅旁操作时间。医疗机构使用的主要产品为氟化泡沫和氟化凝胶,其中,氟化泡沫的抗酸效果及防龋效果欠佳,氟化凝胶的效果相对较好,但使用后2小时内禁水,4小时内禁食,为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此外,患者可自行使用含氟漱口水,但每次漱口结束后唾液氟离子浓度下降较快,牙釉质对氟离子的吸收有限。
当前我国口腔错颌畸形发病率高达72.97%,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咀嚼功能,然而,目前口腔正畸治疗存在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等临床问题。申请人已获批的专利号为ZL202110840674.2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实现精准化治疗的可调节型近红外正畸加速器,通过可滑动地若干激光发射装置缩短正畸疗程。但是,现有的正畸加速器对改善牙釉质脱矿并无明显效果。同时,针对近红外正畸加速器的每日使用情况,临床医生并无有效手段可视化地监测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光刺激释氟正畸加速器,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改善的正畸引起的牙釉质脱矿及龋齿,涂氟需额外占用椅旁操作时间,增加患者就诊次数,氟化物与牙齿充分作用所需时间长,影响进食,无法可视化监测患者依从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01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