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筛制氧供气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72954.3 | 申请日: | 202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4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朱仕林;陈政;罗平根;谢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C01B13/02;B64D1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筛 供气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分子筛制氧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式控制盒(3),集成式控制盒(3)分别经气路Ⅰ和气路Ⅲ与分子筛氧源(1)和供氧面罩(4)连接;所述的集成式控制盒(3)包括电子控制模块(8),电子控制模块(8)与氧源切换模块(10)电连接;氧源切换模块(10)包括肺式调节机构(11),肺式调节机构(11)和四通阀(12);肺式调节机构(11)的进气端与四通阀(12)的一个出气端连接,肺式调节机构(11)的出气端经气路Ⅲ供氧面罩(4)连接;四通阀(12)的另一出气端经气路Ⅲ供氧面罩(4)连接连接;四通阀(12)的一个进气端经气路Ⅰ与分子筛氧源(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筛制氧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四通阀(12)的另一个进气端经气路Ⅱ与应急氧瓶(2)出气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子筛制氧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应急氧瓶(2)出气端还经气路Ⅳ与供氧面罩(4)连接,气路Ⅳ上设有电磁阀(5);所述的集成式控制盒(3)还包括手动操纵模块(7),用于控制电磁阀(5)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筛制氧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式控制盒(3)还包括故障警告模块(9),用于发送故障警告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子筛制氧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式控制盒(3)与上位机(6)连接,用于接收故障警告模块(9)的故障警告信号。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子筛制氧供气系统的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子筛氧气系统正常工作时,集成式控制盒(3)中氧源切换模块(10)的四通阀(12),将氧源切换至分子筛氧源(1),环境空气通过分子筛氧源(1)转变为成品气,成品气通过气路Ⅰ经集成式控制盒(3),并通过肺式调节机构(11),最后经气路Ⅲ至供氧面罩,实现“肺式供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子筛制氧供气系统的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集成式控制盒(3)中肺式调节机构(11)发生故障时,电子控制模块(8)根据控制策略调节四通阀(12),四通阀(12)将氧源切换至分子筛氧源(1),成品气通过气路Ⅰ经集成式控制盒(3),但不通过肺式调节机构(11),最后经气路Ⅲ至供氧面罩,实现“连续供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子筛制氧供气系统的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子筛氧源(1)中的部件发生故障时,电子控制模块(8)根据控制策略调节四通阀(12),四通阀(12)将氧源切换至应急氧瓶(2),应急氧瓶(2)中的氧气通过气路Ⅱ经集成式控制盒(3)中的肺式调节机构(11),最后经气路Ⅲ至供氧面罩,实现“自动应急肺式供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子筛制氧供气系统的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集成式控制盒(3)中肺式机构11及分子筛氧源(1)中部分部件同时故障时,电子控制模块(8)根据控制策略调节四通阀(12),四通阀(12)将氧源切换至应急氧瓶(2),应急氧瓶(2)中的氧气通过气路Ⅱ,经集成式控制盒(3),但不经肺式调节机构(11),最后经气路Ⅲ至供氧面罩,实现“自动应急供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子筛制氧供气系统的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集成式控制盒(3)中氧源切换模块(10)发生故障时,操作员操作手动操纵模块(7)控制电磁阀(5)打开,应急氧瓶(2)中的氧气通过气路Ⅳ直接进入供氧面罩,实现极端故障条件下的“手动应急供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29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