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控台内饰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211473051.7 | 申请日: | 202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0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咸传富;胡敏;郑娣;钱旭;黄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劳伦斯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B60R11/00;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郑哲 |
地址: | 315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控台内饰 总成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控台内饰总成,安装在汽车上,中控台内饰总成包括抬头显示组件,抬头显示组件通过缓冲组件与中控台内饰总成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抬头显示组件包括图像生成单元、调整单元和驱动单元,调整单元包括底座和第一支架,底座安装在抬头显示组件的底部,第一支架通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铰接轴可转动地铰接在底座上,图像生成单元通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铰接轴可转动地铰接在第一支架上,驱动单元适于分别驱动第一支架、图像生成单元和底座发生相对转动,并调整图像生成单元与挡风玻璃之间的距离。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耐用性好,并能适用AR‑HUD的中控台内饰总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控台内饰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中控台内饰总成一般不预留有安装抬头显示组件的空间,因此只能安装显示效果较差的C-HUD或W-HUD,C-HUD为显示屏为放置于中控台内饰总成上方的一块透明树脂玻璃,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C-HUD是独立镜面可以作为独立系统进行光学设计,一般会根据成像条件对镜面进行特殊处理,设计成本及难度较低,但成像较小,成像位置在挡风玻璃的下端,显示效果较差,实用体验较差;
而W-HUD技术通过使用图像生成单元(PGU),将图像反射并投影到了挡风玻璃上,但是W-HUD的图像尺寸有限(通常投影距离3m,显示尺寸15-20寸),能显示的信息较少,且图像不会与道路融合,驾驶员仍然需要将视线从路面上移开,重新对焦才能获得信息,这实际上违背了HUD的设计初衷;
而另一种新型AR-HUD技术,通过对道路实况进行解析建模,再把HUD需要显示的信息精准的投影到前方对应的位置,确保人眼、HUD形成的虚像在一条视线上,才能达到最佳的AR-HUD显示效果,而这种AR-HUD技术通过控制图像生成单元(PGU)与挡风玻璃之间的距离(一般AR-HUD的虚拟图像距离VID一般控制在15m以上用于保持较好的显示效果),实现人眼形成的虚像与人眼之间的距离变化(即控制VID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变化),从而实现减少人眼焦点在道路与AR-HUD显示内容的来回切换,从而提升驾驶体验,并保障行车安全。
但是,现有的用于控制图像生成单元与挡风玻璃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耐用性较差,其安装在中控台内饰总成后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调焦失败、出现重影、装置损坏等问题,使AR-HUD技术始终无法正常应用到普通车辆上。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耐用性好,并能适用AR-HUD的中控台内饰总成。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控台内饰总成,安装在汽车上,所述中控台内饰总成包括抬头显示组件,所述抬头显示组件通过缓冲组件与所述中控台内饰总成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抬头显示组件包括图像生成单元、调整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图像生成单元适于产生载有图像的光线并在所述汽车的挡风玻璃上反射并进入人眼形成虚像,所述调整单元包括底座和第一支架,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抬头显示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铰接轴可转动地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图像生成单元通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铰接轴可转动地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驱动单元适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图像生成单元和所述底座发生相对转动,并调整所述图像生成单元与所述挡风玻璃之间的距离。
现有的抬头显示组件通常为选配设置,一般汽车的中控台内饰总成上没有预留足够的空间与位置安装抬头显示组件,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没有对抬头显示组件及中控台内饰总成进行特殊的设计,以应对其在高加速、高减速、颠簸路况下的工况,并且在这些工况下也没法实现对图像生成单元(PGU)位置的精准控制,造成显示效果较差,容易出现重影,从而影响使用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劳伦斯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劳伦斯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3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