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式中置电机及助力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73060.6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9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鲜跃于;付达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威(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39 | 分类号: | F16H57/039;F16H57/029;F16H57/021;F16H57/04;H02K7/116;B62M6/40;B62M7/04;B62M23/00;G01L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蔡赵 |
地址: | 21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蜗轮 蜗杆 减速 式中置 电机 助力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式中置电机,其包括电机组件、减速组件、中轴、检测组件、外壳以及动力输出件;减速组件包括连接电机组件的蜗杆以及与中轴同轴设置的蜗轮;检测组件包括传动套以及力矩检测装置,传动套套设在中轴上并连接动力输出件,所述传动套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因受到的扭转力矩产生形变;外壳包括用于容置减速组件的密闭壳体,密闭壳体内注有润滑剂;外壳还包括固定在密闭壳体一端的罩壳,力矩检测装置安装在罩壳内;传动套穿过罩壳;传动套的一端伸入密闭壳体内;蜗轮与传动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离合器;传动套的另一端穿出露出罩壳并连接动力输出件。本发明的中置电机内部布局合理、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助力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式中置电机及助力车。
背景技术
中置电机是电助力车的核心部件,现有的中置电机一般都基于行星齿轮减速机、谐波减速机等减速机构对转子输出的转速进行减速,在布局方面,一般采用转子与中轴偏置安装或者转子与中轴同轴安装的形式。
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6664847U、CN106972693A(及其同日申请的实用新型)及CN109292034A(及其同日申请的实用新型)均涉及利用蜗轮蜗杆机构对电机输出的转速进行减速的中置电机,这些中置电机适用于使用在纯电动车上,专利CN109292034A中虽然带有脚踏,但是没有力矩反馈装置,无法做到自适应助力。
在其他类型的中置电机中,有的中置电机带有力矩反馈装置,如CN115149719A所示的中置电机,这类中置电机,由于减速机构的润滑条件较为简单,因此,减速机构与力矩反馈装置同腔安装,电机壳体设置较为传统,对于蜗轮蜗杆机构,其润滑条件较高,因此需要对电机内部布局进行重新设计,保证腔体设计的合理性与安装的便捷性,此为主要技术问题。另外,专利CN115149719A中力矩反馈装置的结构复杂,生产和安装均较为困难,此为第二方面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内部布局合理、安装方便的蜗轮蜗杆减速式中置电机及助力车。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蜗轮蜗杆减速式中置电机,其包括电机组件、减速组件、中轴、检测组件、外壳以及动力输出件;所述减速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电机组件的蜗杆以及与所述中轴同轴设置的蜗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传动套以及力矩检测装置,所述传动套套设在所述中轴上并连接所述动力输出件,所述传动套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因受到的扭转力矩产生形变;
所述外壳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减速组件的密闭壳体,所述密闭壳体内注有润滑剂;
所述外壳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密闭壳体一端的罩壳,所述力矩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罩壳内;
所述传动套穿过所述密闭壳体,且所述传动套的一端伸入所述罩壳内;所述蜗轮与所述传动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离合器;所述传动套的另一端露出所述密闭壳体并连接所述动力输出件。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套穿过整个所述密闭壳体,所述密闭壳体的两侧与所述传动套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与第一油封。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蜗杆连接有轴体,所述轴体伸出至所述密闭壳体之外;所述轴体与所述密闭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与第二油封。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套由刚性套与力矩变形套这两者组成,两者之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刚性套穿过整个所述密闭壳体,所述密闭壳体的两侧与所述传动套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油封,所述力矩变形套的两端与所述罩壳的两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罩壳及所述动力输出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密闭壳体的两侧;所述动力输出件固定在所述刚性套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组件的减速比不大于45;所述密闭壳体在所述中轴轴向上的宽度不大于100mm。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套与所述中轴之间安装有第二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设置在所述力矩变形套上远离所述刚性套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威(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德威(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3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R虚拟眼镜
- 下一篇:脑网络提取方法、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