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带渣黑水管路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74255.2 | 申请日: | 202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3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伊弘博;潘西;郑信春;刘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黑水 管路 阀门 切换 控制 方法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带渣黑水管路阀门切换的控制方法,根据预设时间判断是否需要切换阀门组的开与关。采集各项参数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关闭先进控制器对阀门组的控制,切换为专家脚本控制器对阀门组输出切换控制。待阀门切换完成,由先进控制器继续输出控制,并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在不增加任何检测设备和仪表前提下通过专家算法进行成对阀门的无扰定时切换,在完成切换后自动转至先进控制进行平稳控制,控制逻辑清晰,易于维护和修改,可适配不同被控对象,保证阀门切换的及时性。根据历史数据对阀门比率值进行实时修正,避免管路因灰渣积累堵卡阀门,降低对系统水平衡的影响,减少操作工的人为干预,控制精度提升,无需人工干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带渣黑水管路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煤化工产业链前端装置就是气化装置,水煤浆在气化炉进行反应后,需要对气化炉生成的合成气进行洗涤除尘,同时还要将合成气出煤气化装置的温度和压力控制在一定数值范围内,以保证合成气的水气比满足后续装置的需求。在对合成气进行洗涤除尘时,由于水系统带渣严重,容易造成控制阀门卡堵,影响整个系统水平衡。目前解决方案是要求操作工按照4小时间隔定时手动切换阀门,该方法无法保证按时及无扰动切换,操作难度较大,操作频次较多,会对后续装置产生影响,不利于高效率地产出。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
1、不能保证阀门的按时进行切换,容易遗忘切换或者不按时间要求切换,短期内对生产不会产生影响,但长期运行会增加阀门堵卡的可能性,造成阀芯磨损而内漏,降低调节阀的使用生命周期。
2、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操作强度大,每条产线有多组阀门需要按要求定时切换,同时装置会有多条产线,操作工对一组阀门进行切换时同时打开两个操作窗口进行同步加减操作,容易出现开错操作窗口或者对切不同步等情况,破坏正常水平衡,影响合成气质量。
而为了实现对带渣黑水管路阀门的自动定时无扰切换,又会出现以下问题,如何识别和处理阀门切换过程中阀门发生堵卡的情况,如何修正长周期运行后两阀门特性偏差增大的问题,如何避免切换过程引起的各设备液位和流量波动,以及如何实现在先进控制器控制和专家算法控制之间无扰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带渣黑水管路阀门切换的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以解决阀门堵卡以及切换准确性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带渣黑水管路阀门切换的控制方法,应用分别设置于两条相互关联管路上的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通过相对应的第一先控投用开关和第二先控投用开关分别控制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的开与关以实现自动按时切换,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预设时间,判断是否需要切换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与关,若需要则进入步骤S2;S2:采集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参数,与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管路连接的外部器件的液位、流量,先控相关参数以及先控历史数据库判断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满足则进入步骤S3;S3:关闭先进控制器对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控制,切换为专家脚本控制器对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输出切换控制;S4:待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切换完成,由先进控制器继续输出控制,并重复步骤S1至S4。
其中,先控历史数据库中记录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阀门开度比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对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进行切换,切换完成一小时后,分别读取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数据;
对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进行再次切换,切换完成一小时后,分别读取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数据;
将连续两次切换后第一阀门开度的较大值除以第二阀门开度的较大值得到历史比率值K_CAL;
并判断流量设定值是否变化,若未发生变化,则将历史比率值K_CAL记录于先控历史数据库中的最新历史比率值;若发生变化,则读取上一历史比率值作为最新历史比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4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