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化高矩形度腔体滤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78101.0 | 申请日: | 202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4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蒋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唐龙波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化 矩形 度腔体 滤波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化高矩形度腔体滤波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空腔内依次垂直设置有第一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和第五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连接有第一输入输出端子,所述第五谐振器连接有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在所述第一谐振器和第三谐振器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二谐振器,在所述第三谐振器和第五谐振器之间水平设置有第四谐振器,在所述第三谐振器和第五谐振器之间还设置有金属探针。本发明中,能够在腔体滤波器通带两端的阻带产生陷波,通过调整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大小,可以将陷波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提高阻带抑制,比传统结构的腔体滤波器的矩形度更高,且损耗更低;另外,在实现相同指标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少滤波器的阶数,进而减小滤波器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腔体滤波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小型化高矩形度腔体滤波器。
背景技术
腔体滤波器一般由金属整体切割而成,结构牢固,且频率覆盖范围宽,其带内幅频特性平坦,插入损耗小,带外抑制度高。在电路和电子高频系统中有较好的选频滤波作用,并能抑制频带外无用信号及噪声,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雷达、通信、电子对抗、广播电视及各种电子测试设备中。现有技术中,腔体滤波器中谐振器一般采用梳状结构排列或交指结构排列,但采用上述两种方案制作的腔体滤波器的矩形度一般较低,且滤波器的阶数较多,使得滤波器的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更小的小型化高矩形度腔体滤波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化高矩形度腔体滤波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依次垂直设置有第一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和第五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连接有第一输入输出端子,所述第五谐振器连接有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在所述第一谐振器和第三谐振器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二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和第三谐振器形成高端陷波单元,在所述第三谐振器和第五谐振器之间水平设置有第四谐振器,在所述第三谐振器和第五谐振器之间还设置有金属探针,所述金属探针用于实现第三谐振器和第五谐振器之间的电耦合,所述第三谐振器、第四谐振器、金属探针和第五谐振器形成低端陷波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和第五谐振器的一端均与外壳的底板连接形成短路端,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和第五谐振器的另一端均开路,形成开路端;所述第二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的一端均与外壳的侧板连接形成短路端,所述第二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的另一端均开路,形成开路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第四谐振器和第五谐振器的开路端均设置有加载谐振盘。
进一步的,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第四谐振器和第五谐振器均为圆柱体。
进一步的,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第四谐振器和第五谐振器均为长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和第五谐振器的长度均相等,所述第二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探针与第四谐振器垂直,且所述金属探针的一端与第三谐振器相临,另一端与第五谐振器相临。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探针为圆柱体,所述金属探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呈圆柱体的加载部,所述加载部的半径大于金属探针的加载部的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探针设置在第四谐振器的上方,所述外壳的顶板上设置有向下竖直伸出的绝缘支撑板,所述金属探针穿设固定在绝缘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支撑板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8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