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道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78129.4 | 申请日: | 202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5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邓依林;刘雪晴;鄂婉云;张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96 | 分类号: | H04L41/0896;H04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任晓;浦彩华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 管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信道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信道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虚拟域,所述至少一个虚拟域中的第一虚拟域设置虚拟管理节点;所述虚拟管理节点管理多个光网络单元ONU;所述第一虚拟域为所述至少一个虚拟域中的任一虚拟域;所述方法包括:在至少一个第一ONU注册成功的情况下,获取每个所述第一ONU上报的与信道相关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ONU为所述多个ONU中的任一ONU;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虚拟域内的信道维护信息;基于所述信道维护信息分配目标信道给所述第一ONU。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千兆无源光纤网络G/EPON管理模型,针对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Network Unit)的上网业务配置主要为点对点(P2P,Point To Point)方式,即针对每个ONU单独配置无线参数。由于现在联网智能设备越来越多,一方面,P2P方式配置无线参数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接入到信道内的无线路由设备也越来越多,信道的拥挤程度越来越高。
信道传输速度会受周围无线网络(WIFI,Wireless Fidelity)复杂环境的影响,如果用户使用WIFI信号的信道和周围某个WIFI信号的信道有重叠,就会对其有干扰,因此,无线路由设备需要频繁的切换信道。但是现有的切换信道方法通常是直接选定当前信号最好的信道,然后进行切换,但是信号的拥挤情况变化非常迅速,如果每次直接选定质量最优的信道,就会导致信道切换会相当频繁,降低路由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光纤部署到房间(FTTR,Fiber to The Room)的环境中,多个ONU进入用户家庭,在满足目前主流家庭娱乐和互联需求的同时,更带来了光纤通道的高带宽和大容量支持能力。但对多个ONU进行批量无线管理,提高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上网的网速和稳定性,简化ONU的无线配置流程,实现多ONU所需的协同和互联性需求,基于传统管理手段,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信道管理方法,应用于信道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虚拟域,所述至少一个虚拟域中的第一虚拟域设置虚拟管理节点;所述虚拟管理节点管理多个光网络单元ONU;所述第一虚拟域为所述至少一个虚拟域中的任一虚拟域;所述方法包括:
在至少一个第一ONU注册成功的情况下,获取每个所述第一ONU上报的与信道相关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ONU为所述多个ONU中的任一ONU;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虚拟域内的信道维护信息;
基于所述信道维护信息分配目标信道给所述第一ONU。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所述第一虚拟域的属性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管理节点的信号配置信息;所述在至少一个第一ONU注册成功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信号配置信息;
将所述信号配置信息配置至每个所述第一ONU。
上述方案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虚拟域的初始信道维护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每个所述第一ONU使用信道对应的终端的接入数量和信号强度;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虚拟域内的信道维护信息,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第一ONU使用信道对应的终端的接入数量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初始信道维护表中的第一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8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