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导引导管及超声导引的穿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78594.8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8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李雷;崔铁军;史胜凤;薛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钛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8/08;A61B8/12;A61B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钟晶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导引 导管 穿刺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导引导管及超声导引的穿刺系统,穿刺系统包括可调弯鞘管组件、扩张器组件、穿刺针组件、超声成像组件和控制组件;可调弯鞘管组件包括鞘管本体,鞘管本体包括供扩张器组件的扩张器本体通过的第一工作通道;扩张器本体包括供穿刺针组件的穿刺针通过的第二工作通道;超声成像组件包括若干载体及设置在载体上的换能器单元,载体设置在导管本体的远端,并具有收缩位置和打开位置,在收缩位置,导管本体能够安全通过组织腔道;在打开位置,载体的至少一部分远离导管本体张开;控制组件能够使载体在收缩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进行人体介入手术时器械难以定位以及超声导管占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导引导管及超声导引的穿刺系统。
背景技术
正常情况下经皮途径导管不能顺行直接到达左心房。虽然可以逆行通过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两个转弯进入左心房,但导管操作上很麻烦。因此,临床上对于左心房介入治疗的手术通常由股静脉进入心脏右房,然后通过右房与左房的房间隔穿刺,放入鞘管作为通道,器械经鞘管送入左房。
目前常用的左房通路建立方法是完成股静脉穿刺后,经由导丝将头端形状固定的房间隔穿刺系统管送入右心房,撤出导丝后送入房间隔穿刺针,通常在X射线下寻找到卵圆窝位置后用穿刺针进行穿刺,然后将穿刺鞘穿过穿刺点进入左心房,穿刺完成后撤回穿刺针,重新将导丝穿过穿刺鞘送入左心房,然后再将穿刺鞘撤回体外,最后沿导丝将房间隔穿刺系统或其他用于左心房介入手术的其他器械送入左心房。在整个左心房通路建立过程中需要多次交换各种器械,先由导丝导引使房间隔穿刺系统就位,然后撤出导丝,使用房间隔穿刺针穿刺房间隔,再然后将穿刺针撤出,送导丝过房间隔后撤出房间隔穿刺系统,最后由导丝导引使鞘管通路就位。整个通路建立过程涉及了房间隔穿刺系统、房间隔穿刺针、导引导丝及鞘管系统等器械,步骤繁琐且需要多次造影,同时增加了不必要的穿刺部位的不良事件风险。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凭器械在病患内的手感反馈及X射线的平面影像来判断器械所处位置。不同病患间的生理结构不同,X射线平面影像下穿刺针的方向不易判断,在穿刺时难度大,风险较高。同时在穿刺前后,施术者需要注意穿刺针的状态,避免在穿刺过程中,穿刺针意外伸出造成误穿刺。另外,穿刺时,穿刺针在X射线影像下伸出的长度较难判断,导致长度控制难度较大,从而增加了刺破或损伤心肌或周围组织甚至造成心包填塞的风险。
此外,现有的心腔内超声导管均为单独导管,无法与手术器械通用入路,使用时需要单独入路。在操作时会有占位现象,导致操作器械时,提供影像的器械与治疗器械会有干涉。超声导管的成像区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施术时无法提供一个大范围或者是特定区域的影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导引导管及超声导引的穿刺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导引的穿刺系统,包括可调弯鞘管组件、扩张器组件、穿刺针组件、超声成像组件和控制组件;
所述可调弯鞘管组件包括鞘管本体,所述鞘管本体包括第一工作通道,所述扩张器组件的扩张器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工作通道;
所述扩张器本体包括第二工作通道,所述穿刺针组件的穿刺针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工作通道以进行穿刺;
所述超声成像组件包括若干载体及设置在所述载体上的换能器单元,所述载体设置在导管本体的远端,并具有收缩位置和打开位置,在所述收缩位置,所述导管本体能够安全通过组织腔道;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载体的至少一部分远离所述导管本体张开;
所述导管本体为所述鞘管本体或所述扩张器本体;
所述控制组件能够使所述载体从所述收缩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中的一者切换到所述收缩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中的另一者。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导引导管,包括导管本体、超声成像组件和控制组件;
所述导管本体包括供器械通过的工作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钛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钛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85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