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捕捞用三角拖耙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78639.1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5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平;李乐康;许群;孔赤平;方磊;李海峰;黄平;吴洋磊;王先勇;罗振;张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安徽致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1 | 代理人: | 宋文雯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捞 三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捕捞用三角拖耙,具体涉及捕捞领域,包括三角框架,三角框架外侧连接捕捞网,三角框架前、后端转动连接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与固定在三角框架上的轮架转动连接,捕捞轮与支撑轮反向传动连接,捕捞轮侧面连接多组环形阵列的耙杆,三角框架具有稳定性,连接捕捞网的三角框架侧面连接支撑轮,在捕捞中,捕捞网与水底无接触,能够降低捕捞网受损的可能并降低阻力,支撑轮与捕捞路反向传动,支撑轮转动带动捕捞轮反向转动将水底栖息物铲起送入到捕捞网内,具有保护捕捞网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捕捞领域,具体为一种捕捞用三角拖耙。
背景技术
在水产捕捞中,拖耙用于捕捞栖息在水底的蚌类、甲壳类、螺丝类生物,通过船只或人工拖行,使拖耙在水底移动将上述水底栖息物送入到拖耙所连接的网中。
如申请号为202111193008.0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淡水贝类资源调查专用艇耙,包括主体、耙柄和尖齿部;主体为箱体结构,用于存放捕获的贝类;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拉绳,用于拉动主体;耙柄设置在主体的一侧,耙柄与主体的顶面平行,用于持握,对主体进行操控;尖齿部设置在主体的进口远离耙柄的一侧,用于耙动水底和泥土下的贝类;尖齿部包括若干顺序排列的耙齿,耙齿的方向与耙柄的方向相同,耙齿的尖端远离主体。本发明用于对洪泽湖底栖贝类资源进行调查,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准确率高的特征,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贝类资源的开发及保护策略,确定适宜的捕捞区域与合理的捕捞量以及人工增养殖方案,有利于洪泽湖淡水贝类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
但是现有捕捞拖耙连接网体,而网体与耙齿均位于水底,在拖行中阻力大且网体易于被水底的硬物损失导致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捞用三角拖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拖行阻力大、网体易于破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捕捞用三角拖耙,包括三角框架,三角框架外侧连接捕捞网,三角框架前、后端转动连接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与固定在三角框架上的轮架转动连接,捕捞轮与支撑轮反向传动连接,捕捞轮侧面连接多组环形阵列的耙杆,三角框架具有稳定性,连接捕捞网的三角框架侧面连接支撑轮,在捕捞中,捕捞网与水底无接触,能够降低捕捞网受损的可能并降低阻力,支撑轮与捕捞路反向传动,支撑轮转动带动捕捞轮反向转动将水底栖息物铲起送入到捕捞网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轮包括转动连接于轮架上的轮轴,轮轴侧面连接环形阵列的支杆,每个支杆分别连接支撑弧板,支撑弧板外侧固定连接横板,支撑轮在水底滚动中,支撑横板增大摩擦以使支撑轮受拉力拖动中能够稳定转动并带动捕捞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支杆包括与轮轴相切且固定连接的套杆,套杆内滑动连接插杆,插杆外端固定连接支撑弧板,轮轴内部中空,插杆侧面为齿面,插杆与轮轴内转动连接的齿轮啮合,支杆才采用套杆与插杆滑动连接的方式,通过转动齿轮带动支杆伸缩改变捕捞杆外端与水底间距,根据需求调整用以捕捞水底一定深度的水产生物。
优选的,所述支撑弧板截面为外侧内凹的弧形面,插杆与支撑弧板固定连接,支撑弧板外侧套接伸缩支撑环,支撑弧板外侧为内凹弧面能够增大水底对支撑轮的支撑力度,套接伸缩支撑环可在改变支杆长度时,使支撑弧板之间保持一定的连接,避免在滚动中陷于水底淤泥中。
优选的,所述三角框架包括前端的端架,端架连接有捕捞轮的一侧设置有与耙杆竖直方向对齐的空槽,三角框架中部、尾端固定连接三角肋板,端架、三角肋板外侧连接夹板,三角框架中三角肋板用于支撑捕捞网内侧,外侧连接夹板使捕捞网稳定连接于三角框架外侧,并且便于拆卸捕捞网以更换或维护。
优选的,所述夹板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三个连接板,连接板内侧设置有与三角肋板上通孔插接的限位柱,限位柱外端为半球形,依次连接的连接板首、尾端通过栓杆连接,夹板采用三个连接板依次连接且端部采用栓杆连接,便于拆卸或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九江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8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向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单颗粒材料的微纳米操纵、组装和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