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沉水植物防控稻田杂草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481297.9 申请日: 2022-11-24
公开(公告)号: CN115812534A 公开(公告)日: 2023-03-21
发明(设计)人: 田志慧;沈国辉;袁国徽;高原;房加鹏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G22/00 分类号: A01G22/00;A01G33/00;A01G22/22;A01G13/00
代理公司: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代理人: 缪利明;杨蕾
地址: 20140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植物 稻田 杂草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沉水植物防控稻田杂草的方法,是在水稻种植前先在田块内灌水并种植沉水植物,使其生长至田块土壤表面形成植物覆盖层;再对田块进行排水,待所述沉水植物表面干枯后,种植水稻。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通过水层调控,可控制沉水植物“自灭“,避免了沉水植物和水稻之间的竞争,且使用之沉水植物价格低廉,控草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沉水植物防控稻田杂草的方法。

背景技术

稻田杂草作为水稻四大有害生物之一,不仅与水稻争肥争水,也为水稻病虫害的滋生蔓延提供了适宜环境,如果不有效防控,水稻产量将损失40%以上,重者甚至绝收。因此杂草防控事关粮食安全,绝不能忽视。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是防治有害生物应该遵循的方针和要求。然而,当前稻田杂草的防除主要依赖于化学除草剂,其长期使用的结果不仅导致了稻田杂草抗药性的上升蔓延,而且杂草种群演替加快,造成杂草防控难度更大。

贯彻落实农药减量要求需要依靠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技术来实现。与病虫害综合防治相比,稻田杂草综合防除措施还相当匮乏,目前的非化学防控措施主要有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和机械措施等四个方面。

当前农业生产中推行的农业措施主要有精选种子、过滤灌溉水流漂浮的杂草种子、网捞漂浮田间的杂草种子、田间保持水层抑制杂草萌发等;物理措施主要是采用覆盖物抑制杂草萌发,如生物降解膜覆盖、农作物秸秆粉碎后覆盖等;生物措施主要是通过种养结合的方法控制杂草,如稻田养鸭、养鱼,投放蚯蚓等;机械措施主要是依靠除草机械进行除草作业。应该说上述各项措施理论上都是有效的,但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均不强。人工打扰杂草种子和农作物秸秆覆盖劳动强度大、实施成本高、作业效率低;水层控草受水稻栽培技术水浆管理要求限制或因田块保水性能不佳而较难实现;降解膜覆盖后其降解产物对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质的次生影响还不清晰;种养结合因受粮食种植面积保护和养殖产品市场需求影响不能大面积实施;机械除草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设备投入成本高、作业效率相对较低,技术成熟度有待深化。

利用植物控草方面,已有在水稻生长期通过利用浮萍类覆盖抑制杂草萌发的报道,如“稻田控草方法”(申请公布号CN 104798669)报道,以多根紫萍、少根紫萍和青萍为初始材料经过培养后,按比例混配并均匀地洒于灌水的稻田中,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控制稻田杂草的萌发,降低田间杂草的萌发率,减少杂草的危害。但就稻田生境而言,浮萍其本身就是一种杂草,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当浮萍的密度达到一定生物量后就会与水稻争肥争光,最终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所以利用浮萍抑制杂草生产上并不被认可;“一种草害防控方法”(申请公布号CN111084031)报道,在水稻插秧移栽前将稻田进行翻耕并蓄水,将猪毛蒿、飞机草、黄豆、稻壳粉碎后与草木灰进行混合后撒施在水面,使水面覆盖20d左右后将稻田里的水排放干净,重新注水并插秧,喷洒除草剂,保证除草效果。该技术需要利用机械设备将有关覆盖物利粉碎,经济成本高,且粉碎后的材料撒施在水面后易受风力影响难以做到均匀覆盖水面,同时还受到作物茬口种植安排,很难确保有20d的实施时间。因此,研发一种低成本、绿色生态的稻田控草方法,对降低水稻生长期除草剂的使用频次和剂量,进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沉水植物防控稻田杂草的方法,采用“以草控草”的方式,实现低成本、绿色生态的有效控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沉水植物防控稻田杂草的方法,是在水稻种植前,对田块进行灌水,种植沉水植物,并使其生长至在田块土壤表面形成植物覆盖层;再对田块进行排水,待所述沉水植物表面干枯后,种植水稻。

进一步地,所述沉水植物是指根生于泥中,茎、叶全部沉于水中的水生植物,包括伊乐藻、轮叶黑藻、狐尾藻、穗花狐尾藻、苦草、菹草、黑藻、小茨藻、茨藻、金鱼藻、狸藻、角果藻、杉叶藻、水车前、水毛茛、穿叶眼子菜、微齿眼子菜、篦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光叶眼子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81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