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快速装填的储运发一体化弹箱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82448.2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2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凡;宋向华;黎殿来;谢冠林;黄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湖北海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9/26 | 分类号: | F42B39/26;F41A9/64;F42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纬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101 | 代理人: | 许姣 |
地址: | 443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装填 储运 一体化 | ||
本发明涉及舰载舷外干扰设备布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舰载发射装置。一种可快速装填的储运发一体化弹箱,包括:弹匣基体、带有锁扣的拉杆机构、导电爪、触针以及电连接器;弹匣基体通过弹架与发射装置框架连接,并通过锁扣实现锁定;拉杆机构设置在弹匣基体中部,锁扣与拉杆机构的斜面凹槽相配合;锁扣闭合状态时与弹架紧密配合,拉动拉杆机构时,锁扣与拉杆机构的斜面凹槽滚动配合,当拉杆机构的斜面凹槽脱离锁扣时,锁扣内侧压簧被压缩,锁扣与弹架脱离,此时,弹匣基体能够与弹架分离。本发明采用拉杆机构与锁扣机构配合使用,可保证仅在单人手动操作情况下触发锁扣闭合与释放功能,快速拆除旧弹箱、装填并固定新弹箱,实现干扰弹的快速装填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舰载舷外干扰设备布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舰载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舰载舷外干扰弹投放技术一般采用火箭发射装置或固定式膛压发射装置进行投放。火箭式发射装置声光信号特征明显,不利于隐蔽,干扰弹装填比较慢,不便于小空间发射。
为满足当前干扰发射装置日益突出的更新换代需求,急需研制一款基于干扰弹膛压发射技术的新型舰载发射装置,以满足干扰弹的快速发射、装填需要,满足轻量化、小型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实现快速装填和储运发一体化功能,提供一种可快速装填的储运发一体化弹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快速装填的储运发一体化弹箱,包括:弹匣基体、带有锁扣的拉杆机构、导电爪、触针以及电连接器;
所述弹匣基体插装在所述与发射装置框架上的弹架内,并通过所述锁扣实现与所述弹架的锁定;
所述弹匣基体内设多个用于安装干扰弹的柱型空腔,所述柱型空腔由端盖密封;所述干扰弹的底部设置导电爪及触针,触发所述触针使所述触针与所述导电爪相互扣接,接通所述干扰弹的点火引信;
所述电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弹匣基体底部,实现与发射装置的电路连接;
所述拉杆机构设置在所述弹匣基体中部,通过推拉所述拉杆机构使所述锁扣伸出锁孔与弹架锁定或收回至锁孔内部与弹架解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拉杆机构包括:手柄以及连接所述手柄两端的两根立柱;
所述手柄位于弹匣基体上表面的中部,其沿弹匣基体的厚度方向设置;两根立柱分别位于弹匣基体沿厚度方向两侧面的安装槽内;
所述锁扣位于弹匣基体侧面安装槽内的锁扣槽中;弹匣基体侧面与该锁扣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锁孔;所述锁扣通过压簧B与锁扣槽的内底面抵触;
所述立柱中上部相对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斜面凹槽,通过推拉手柄改变所述锁扣在立柱上的轴向位置,进而改变所述压簧B的压缩量,使锁扣凸出于弹匣基体上的锁孔或与该锁孔平齐,当锁扣凸出于锁孔时,与弹架上锁紧槽配合,实现弹匣基体与弹架的锁定,当锁扣与该锁孔平齐时,从弹架上锁紧槽退出,实现弹匣基体与弹架的解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中部套装有拉杆套,下端的端部设有螺母;
所述拉杆套与螺母之间的立柱外圆周套装有压簧A;
弹匣基体上拉杆机构安装槽内设置有隔板,所述拉杆套限位在该隔板上,所述立柱与所述拉杆套滑动配合;当通过手柄上拉立柱时,压缩压簧A。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锁扣包括:扣体以及锁舌;所述扣体为U型槽结构,外侧面为楔形面面;其U型开口端的两个端面上加工有用于放置压簧B的柱形腔体,U型槽内壁相对侧加工有用于放置锁舌的通孔;锁舌为柱体结构,与锁扣内壁的通孔间隙配合;推拉所述拉杆机构时,所述锁舌与立柱滚动配合,便于其自由滚动,实现锁扣在立柱上的轴向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湖北海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湖北海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82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临界水反应装置
- 下一篇:化学段湿制程处理方法、铜工件及其结合件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