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接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83233.2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4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唐智强;杜启业;邓瑞鹏;柳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B13/035 | 分类号: | H02B13/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任德欣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接头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气接头装置,用于储气设备和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充气接口,充气接头装置包括储气连接组件和充气连接组件,储气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于储气设备,另一端连接于充气连接组件,充气连接组件内设置有内气管,充气连接组件远离储气连接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充气接口伸入充气连接组件内,第一内螺纹与充气接口上的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内气管能够抵推充气接口上的弹簧销向远离充气连接组件的方向移动,弹簧销受到气压作用,与内气管分开,使得气路导通,解决部分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补气作业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采用绝缘灭弧性能优异的SF6(六氟化硫)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并将所有的高压电器元件密封在接地金属筒中,与传统敞开式高压开关柜相比,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元件全部密封且不受环境干扰、运行可靠性高、运行方便、检修周期长、维护工作量小、安装迅速、运行费用低、无电磁干扰等优点。
如果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的SF6气体泄漏,导致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的气体压力下降,压力达到了闭锁值,则刀闸就无法发挥作用,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此外,漏气还有可能导致水分渗入,使得设备的微水值升高,对设备绝缘性能产生危害。因此,在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充气,以保证正常运行。现有的充气工具与部分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充气接口不匹配,导致部分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缺少专用充气工具对其进行补气作业,不利于其安全运行。
因此,亟需一种充气接头装置来解决部分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补气作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接头装置,以解决部分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无法进行补气作业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充气接头装置,用于连接储气设备和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充气接口,所述充气接口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气路、弹簧销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弹簧销封堵所述气路的开口;所述壳体远离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充气接头装置包括:
储气连接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气设备;
充气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储气连接组件的另一端,所述充气连接组件内设置有内气管,所述充气连接组件远离所述储气连接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壳体开口的一端伸入所述充气连接组件内,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内气管能够抵推所述弹簧销向远离所述充气连接组件的方向移动,所述储气设备的气体经所述储气连接组件和所述充气连接组件输送至所述壳体的所述气路内。
作为充气接头装置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气连接组件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气连接组件,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套筒内,所述内套筒内设置有所述内气管,所述内气管凸出所述内套筒远离所述储气连接组件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一内螺纹设置于所述外套筒远离所述储气连接组件一端的内壁。
作为充气接头装置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套筒的外壁和/或所述外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充气接头装置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气连接组件还包括锁紧套筒,所述锁紧套筒用于调节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的间距。
作为充气接头装置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套筒远离所述充气接口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锁紧套筒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内套筒远离所述充气接口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台阶,所述锁紧套筒远离所述外套筒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能够抵推所述台阶向靠近所述外套筒方向移动。
作为充气接头装置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套筒和所述锁紧套筒的外周呈六边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83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