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产具有抗氧化作用胞外多糖的德式乳杆菌、多糖、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84078.6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4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楠;张同存;赵崇杰;申敬;谢林林;盖赛伦;何红鹏;左菲菲;罗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9/04;A23L33/125;A23L33/135;A61K8/99;A61K31/715;A61K35/747;A61P39/06;A61Q19/08;C08B37/00;C12R1/225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晓梅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产 具有 氧化 作用 多糖 德式乳 杆菌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株产具有抗氧化作用胞外多糖的德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所述德式乳杆菌的名称为:KY20,分类名称为: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084,保藏日期:2020年6月15日,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本发明德式乳杆菌具有良好的胃肠道环境耐受能力,该菌产生的胞外多糖含有葡萄糖、羧基和存在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微生物学中的多糖,尤其是一株产具有抗氧化作用胞外多糖的德式乳杆菌、多糖、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乳酸菌(lactic acidbacteria,LAB)能在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乳酸。其代谢产物在食品、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乳酸菌主要代谢产物,诸如酸性代谢产物、胞外多糖、乳酸菌素、γ-氨基丁酸的特性及在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菌防腐等方面的作用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乳酸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是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的一类糖类化合物。EPS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作为生命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广泛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现象及生理过程的调节。不断积累的证据表明,这些多糖及其缀合物既是通讯的信息分子,如抗原决定簇受体分子上的接受者;又是细胞间的识别分子,如病原体与寄主的作用;同时多糖类化合物又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已有研究证实,多糖类化合物可通过抗肿瘤、抗溃疡和降低血脂胆固醇等活性而对人类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微生物来源的多糖具有抗衰老的活性,这类多糖可以提高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多糖类物质具有阻止活性氧损伤细胞的功能,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生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相对于合成抗氧化剂的安全隐患,乳酸菌EPS作为天然来源抗氧化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寻找并提取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EPS,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关于EPS抗氧化方面的专利公开文献,如CN 108330086 A公开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Fullarton-H-SS18-33,能够显著提高生物抗氧化活性。但是,目前对于德式乳杆菌的胞外多糖在抗氧化方面的研究并未见到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株产具有抗氧化作用胞外多糖的德式乳杆菌、多糖、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株产具有抗氧化作用胞外多糖的德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所述德式乳杆菌的名称为:KY20,分类名称为: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084,保藏日期:2020年6月15日,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德式乳杆菌在固体平板上菌落较小、呈圆形、乳白色、边缘整齐。
进一步地,所述德式乳杆菌来源于河套地区自制酸奶。
进一步地,所述德式乳杆菌具有较强的耐胆汁盐和耐酸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德式乳杆菌产生的胞外多糖是酸性多糖。
进一步地,所述德式乳杆菌胞外多糖经DEAE-FF离子交换柱进行不同浓度NaCl溶液分离后,所得多糖以0.1mol/LNaCl为洗脱剂时为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84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