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文站缆道式流速自动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487514.5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6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樊洪波;李荣华;王丹;李丽;周相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恒瑞测控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5/00 | 分类号: | G01P5/00;G01P1/00;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刘桐 |
地址: | 721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文站 缆道式 流速 自动 测量方法 | ||
1.一种水文站缆道式流速自动测量方法,用于对水体流速进行测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文站缆道式流速自动测量方法通过一种水文站缆道式流速自动测量装置来实现,所述水文站缆道式流速自动测量装置包括索道(6)与安装板(7);所述索道(6)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调整方向的调向组件(100);
所述调向组件(100)包括第二转动电机(102),所述第二转动电机(1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101),所述安装盘(101)的上端面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收卷轮(103)与第二收卷轮(104),所述安装盘(101)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配合板(114),所述第一配合板(114)的前端面设置有若干承载板(106),所述承载板(106)与索道(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配合板(114)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电机(107),所述第三转动电机(1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送机构(105),所述传送机构(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收卷盘(110),所述传送机构(1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收卷盘(111),所述第一收卷盘(110)的表面缠绕有第一连接线缆(113),所述第二收卷盘(111)的表面缠绕有第二连接线缆(112),所述第一连接线缆(113)通过第一收卷轮(103)与增益组件(2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缆(112)通过第二收卷轮(104)与测流组件(300)固定连接;
所述调向组件(100)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清理水草以及增加检测准确性的增益组件(200);所述增益组件(200)包括防护外壳(201)、连接杆(205)、偏心轮(209),所述防护外壳(201)的上端面与第一连接线缆(1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2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转动电机(202),所述第四转动电机(2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6),所述第四转动电机(202)的输出端表面通过轴承套设有连接架(203),所述连接架(20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20),所述第二锥齿轮(220)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插销(207),所述插销(2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桨(208);所述第一螺旋桨(208)的另一端与连接架(203)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桨(204),所述连接杆(2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20),所述插销(20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21),所述第三锥齿轮(221)与第一锥齿轮(206)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220)与第一锥齿轮(206)啮合连接;所述插销(20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花键(224),所述花键(224)与偏心轮(209)花键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221)与偏心轮(209)之间设置有弹簧(223),所述偏心轮(209)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铰接杆(212),所述防护外壳(2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配合板(210),所述第二配合板(210)的表面设置有滑动槽(211),所述滑动槽(21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14),所述滑动块(214)的上侧滑动穿设有配合轴(218),所述滑动块(2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213),所述连接块(213)与铰接杆(21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块(214)的右端面前后侧均设置有调向槽(219),所述调向槽(2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调向轴(215),所述第一调向轴(2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6),所述第二配合板(210)的右端面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调向轴(222),所述第二调向轴(222)的另一端与连接板(216)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21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转板(217);所述调向组件(100)的下侧还设置有用于监测水体流速的测流组件(300);所述水文站缆道式流速自动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水文站缆道式流速自动测量装置放置在检测起点,在进行检测之前,通过调向组件(100)带动增益组件(200)在河道中往复移动来清理水中的水草与漂浮物;步骤2:清理完毕后,调整增益组件(200)与测量组件(300)的方向与在水中的深度,使得增益组件(200)与测量组件(300)迎着水流的方向布置; 步骤3:水文站缆道式流速自动测量装置对缆道下方的河流流速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恒瑞测控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恒瑞测控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875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