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89542.0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0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然;李建毅;田洋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28 | 分类号: | H01M8/0228;H01M8/0213;H01M8/0221;H01M8/0206;H01M4/8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3 | 代理人: | 周婵;王松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极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以10%‑90%石墨基体和10%‑90%导电填充物制备浆料,通过浆料获得包覆有浆料的金属箔;以5%‑40%粘性物和60%‑95%金属颗粒物制备导电介质,通过导电介质获得包覆有导电介质的碳纤维片材;然后将包覆有浆料的金属箔贴合于包覆有导电介质的碳纤维片材上,得到复合碳纤维片材,除去金属箔,得到预制碳纤维片材;最后将预制碳纤维片材进行模压、热固化和浸泡处理等,得到燃料电池极板。本申请制得的极板成型强度较好,能够得到厚度较薄的双极板;采用本申请极板制得的电堆导电率较高,可以满足电堆的使用需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批量化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利用燃料与氧气的化学转化产生电能,其核心组件包括膜电极单元。膜电极单元是由可传导质子的膜和分别设置在膜两侧的电极(阳极和阴极)构成的联合体。燃料电池一般由大量堆叠设置的膜电极单元构成,这些膜电极单元的电功率相互叠加。
燃料电池电堆是由多片双极板与膜电极组装而成,结构为双极板、膜电极、双极板、膜电极……其中双极板是燃料电池电堆的主要部件,占据电池电堆整体成本的40%以上。双极板起着分隔阳极反应物和阴极反应物、支撑整个电池系统的重要作用。燃料电池内部的微酸性环境对双极板材料的性能要求比较高,目前只有纯石墨材料能够完全满足双极板材料性能上的要求。但是,纯石墨材料的制造及加工成本都很高,而且加工困难,易于破碎,很难批量生产。目前,也有采用金属双极板制备燃料电池的,但是,金属双极板的加工成本很高,且寿命较短,长期在酸性环境下使用很容易被腐蚀。
目前,石墨基复合双极板因其加工条件及成本上的优势,应用潜力巨大。但是,石墨基复合双极板的成型强度较低,无法压制厚度较薄的双极板,而且石墨基复合双极板的导电率较低,很难满足燃料电池电堆的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解决现有的石墨基复合双极板成型强度较低、无法压制厚度较薄的双极板,而且石墨基复合双极板制备得到的电堆导电率较低,很难满足燃料电池电堆的使用需要等问题。本申请制备得到的极板成型强度较好,能够得到厚度较薄的双极板;采用本申请极板制得的电堆导电率较高,可以满足燃料电池电堆的使用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极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10%-90%石墨基体、10%-90%导电填充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浆料;将所述浆料涂覆于金属箔的一侧面上,烘干,得到包覆有浆料的金属箔;
S02、将5%-40%粘性物和60%-95%金属颗粒物混合均匀,得到导电介质,将所述导电介质涂覆到碳纤维片材的一侧面上,得到包覆有导电介质的碳纤维片材;
S03、将步骤S01中包覆有浆料的金属箔贴合于步骤S02中包覆有导电介质的碳纤维片材上,得到复合碳纤维片材;其中,步骤S02中包覆有导电介质的碳纤维片材中具有导电介质的一侧面与步骤S01中包覆有浆料的金属箔中具有浆料的一侧面相抵接;
S04、将步骤S03中复合碳纤维片材的金属箔除去,得到预制碳纤维片材;将所述预制碳纤维片材干燥后进行模压,然后热固化,得到一面为气体流场面、另一面为水流场面的极板;
S05、将步骤S04的极板置于环氧树脂乙醇溶液中进行浸泡,然后冲洗所述极板表面后将所述极板进行固化,得到燃料电池极板;
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01中,
所述石墨基体为膨胀石墨、鳞片石墨和微晶石墨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导电填充物为炭黑、碳纤维、纳米碳管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89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压电层结构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变导向长度的密封结构及移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