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20kV大截面新型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0475.4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2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刚;徐松;杨丽伟;房永城;石春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02;H01B7/282;H01B9/02;H01B13/06;H01B1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赵越剑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20 kv 截面 新型 平滑 护套 高压 电力电缆 | ||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220kV大截面新型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具体包括五分割的分割导体,分割导体外绕包有半导电尼龙带,半导电尼龙带外设置有超光滑半导电层,然后外部设置有超净XLPE绝缘层,然后再外设置有超光滑绝缘屏蔽层、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然后设置有平滑铝护套,平滑铝护套外设置热熔胶层、绝缘外护套和挤包半导电层;这种电力电缆解决了皱纹铝护套结构时存在的电缆装盘量受限、轧纹刀轧伤电缆外屏蔽层、轧纹时易导致铝护焊缝处开裂等常规问题;彻底改善了由于皱纹铝护套存在波峰和波谷导致在半导电缓冲层间存在空隙,造成半导电缓冲层与金属护套间电气接触不良形成放电导致铝护套蚀伤甚至击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220kV大截面新型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高压电力电缆是输电环节重要的产品,其运行的稳定性是我国电力安全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高压电缆的金属护套主要有:皱纹铝护套、皱纹铜护套、铅护套,国内运行的高压交联电缆90%以上使用皱纹铝护套。经过多年的运行,其缺点逐渐显露,尤其是缓冲阻水层烧蚀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高压电缆行业,因缓冲阻水带烧蚀问题是无法通过高频、特高频、超声波﹑传统脉冲电流等监测手段来提前预知的。
平滑铝护套电缆作为一个重要的改善方式,引起了行业的关注。国外早已开始了平滑铝护套高压电缆的生产,2010年在我国第一条16 km长距离500 kV电缆线路中使用了进口500 kV平滑铝护套电缆。而国内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仍处于研发阶段,对其结构设计、工艺实现、性能参数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半导电缓冲层及金属铝护套作为高压电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电气性能及运行安全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结构设计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目前国内大多数电缆生产企业主要还是使用皱纹铝金属护套和聚酯纤维阻水缓冲带作为缓冲层的结构,但这种结构的电缆存在许多技术问题。
问题具体如下:
a.这种结构电缆在经过5~10年的运行之后,陆陆续续的出现高压电缆缓冲层局部出现发白、烧蚀和电缆击穿的问题;
b.从我国当前的电力发展进程来看,在中长距离的输电线路上使用220kV大截面电力电缆输电是大势所趋,220kV大截面电力电缆的外径较大,传统的皱纹铝护套使得电缆外径进一步增大,导致装盘量较小,同时受运输条件限制,无法满足大段长需求;
c.皱纹铝护套与绝缘线芯的接触为线性点接触,波纹铝套和绝缘线芯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高热阻系数空气结构的附加不利于电缆散热降低了电缆载流量,同时由于电缆整体结构不够紧凑,纵向阻水性能不尽人意。
基于目前高压电缆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公司急需开发一种新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220kV大截面新型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220kV大截面新型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所述高压电力电缆包括五分割的分割导体,分割导体外绕包有半导电尼龙带,半导电尼龙带外设置有超光滑半导电层,然后外部设置有超净XLPE绝缘层,然后再外设置有超光滑绝缘屏蔽层、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然后设置有平滑铝护套,平滑铝护套外设置热熔胶层、绝缘外护套和挤包半导电层;
该高压电力电缆的制备工艺,该工艺采用联动生产模式,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在五分割的分割导体上绕包半导电尼龙带;
(2)然后通过三层共挤,在绕包半导电尼龙带外设置超光滑半导电层、超净XLPE绝缘层,和超光滑绝缘屏蔽层;
(3)在超光滑绝缘屏蔽外绕包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的毛面朝向内侧,光面朝外;
(4)在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外采用缩径轧辊设置平滑铝护套;
(5)在平滑铝护套表面喷涂热熔胶形成热熔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04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