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石漠化区植被地境温湿度的仪器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0482.4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2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翔;豆猛;王让;刘纪尧;刘应华;罗志吉;武少菁;马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石丹丹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石漠化区 植被 温湿度 仪器 方法 | ||
1.一种监测石漠化区植被地境温湿度的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段杆体对接而成的监测杆,相邻的两段杆体通过卡槽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监测杆和卡槽组件的侧面均设有刻度线,所述监测杆的首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监测孔的堵孔器;所述监测杆上按照刻度线间隔固定有温湿度记录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石漠化区植被地境温湿度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杆为两段式木质杆,包括长为46cm的第一杆体和长为40cm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宽为5cm,厚为3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石漠化区植被地境温湿度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组件的材质为木质,所述卡槽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杆体尾端的上下两个第一卡槽件和固定于第二杆体首端的第二卡槽件,所述第二卡槽件位于上下两个第一卡槽件之间,所述第一卡槽件和第二卡槽件上开设有相对应的螺栓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两个第一卡槽件和第二卡槽件固定在一起;所述卡槽组件的长为4cm,宽为5cm,总厚为3cm,所述监测杆和卡槽组件连接在一起后的总长为9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石漠化区植被地境温湿度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的首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堵孔器的后端部中间设置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孔,所述第一杆体通过螺纹杆、螺孔与堵孔器固定连接;所述堵孔器的材质为橡胶,形状为圆柱体,直径为20cm,长为10cm;所述堵孔器的前端部固定连接有握柄件;所述监测杆、卡槽组件和堵孔器连接在一起后的总长为10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石漠化区植被地境温湿度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记录器通过扎口绳捆扎在监测杆上。
6.一种监测石漠化区植被地境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监测石漠化区植被地境温湿度的仪器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调查石漠化监测区内坡面的朝向,选择不同朝向的坡面作为石漠化区植被地境温湿度监测的目标区域;
步骤2,调查步骤1中所得的目标区域内植被立地生长的情况,分别选择步骤1中所得的目标区域内植被立地成活数量较多的区域,作为石漠化区植被地境温湿度监测孔的备选点位;
步骤3,将步骤2中所得的备选点位内的植被种类分类,针对不同朝向,分别选择草本植物成活数量最高、灌木/乔木成活数量最高的各备选点位,作为石漠化区植被地境温湿度监测的孔位;
步骤4,针对步骤3中所得的植被地境温湿度监测孔位,进行开孔作业;
步骤5,组装植被地境温湿度监测仪器,调试温湿度记录器参数,将植被地境温湿度监测仪器放置于步骤4中所得的各植被地境温湿度监测孔位内,按照周期频次监测并记录各植被地境温湿度监测孔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数据;
步骤6,对步骤5中所得的温湿度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石漠化区植被地境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选择不同朝向的坡面为向阳坡和背阴坡;步骤2中调查步骤1中所得的目标区域内植被立地生长的情况包括统计植被种类、冠幅、基径、高度和成活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石漠化区植被地境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植被地境温湿度监测孔的开孔设备为鼓风式潜孔钻;开孔角度为开孔设备沿坡面斜向上与水平线呈20°;孔径为20cm,孔深根据植物类型划分,草本植物的监测孔深为80cm,灌木/乔木的监测孔深为1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未经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04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