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液microRNA作为肾癌筛查或诊断标志物的用途、检测引物和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3719.4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4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来永庆;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芮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1 | 代理人: | 孔祥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microrna 作为 肾癌 诊断 标志 用途 检测 引物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血液microRNA作为肾癌筛查或诊断标志物的用途、检测引物和试剂盒。作为肾癌筛查或诊断标志物的用途的血液microRNA包括hsa‑miR‑10394‑5p、hsa‑miR‑3657、hsa‑miR‑6077、hsa‑miR‑4798‑3p及hsa‑miR‑3127‑3p中的至少一种,每种microRNA对应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液microRNA作为肾癌筛查或诊断标志物用途在检测中具有非侵入性无创和高效的效果,在制备肾癌筛查、诊断试剂盒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microRNA作为肾癌筛查或诊断标志物的用途、检测引物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肾癌是目前十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几乎占成年人肾脏恶性肿瘤的90%。据统计,全球每年的新发肾癌病例大约209000例,并且还在逐年增加,死亡病例达102000例,死亡率高达40%。因此,肾癌严重危害全球人民健康。
肾癌早期通常没有症状,因此早期筛查和准确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肾癌筛查手段主要包括肾脏B超检查、肾脏CT检查、肾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但现有的肾癌筛查手段都存在很多限制,如肾脏B超检查存在B超对检查医师的技术要求高、观性很强导致水平参差不齐;肾脏CT和MRI检查存在检查费用昂贵、过程繁琐,并且多种先进的检查设备只有大型三甲医院才有,普及性差,是临床诊断肾癌的有效手段,不适合肾癌筛查。因此,临床上急需简便无创、高效能的肾癌筛查和诊断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血液microRNA作为肾癌筛查或诊断标志物的用途,旨在解决现有肾癌筛查和诊断存在创伤性、效能较低的问题。
具体地,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血液microRNA作为肾癌筛查或诊断标志物的用途,所述microRNA包括hsa-miR-10394-5p、hsa-miR-3657、hsa-miR-6077、hsa-miR-4798-3p以及hsa-miR-3127-3p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hsa-miR-10394-5p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hsa-miR-3657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hsa-miR-6077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所述hsa-miR-4798-3p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所述hsa-miR-3127-3p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液microRNA作为肾癌筛查或诊断标志物的用途,可实现非侵入性获得和分离分析受试者或者患者的肾脏病变情况;且对肾癌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筛查和诊断敏感度高的特点,同时具有对肾癌疾病相关机制的生物学合理性好以及表达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实现高效进行筛查和诊断。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检测上所述血液microRNA的引物,包括hsa-miR-10394-5p反转录引物、hsa-miR-3657反转录引物、hsa-miR-6077反转录引物、hsa-miR-4798-3p反转录引物、hsa-miR-3127-3p反转录引物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每种血液microRNA对应的上游引物;
其中,所述hsa-miR-10394-5p反转录引物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所述hsa-miR-3657反转录引物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芮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芮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37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