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温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5210.3 | 申请日: | 202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6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程龙宝;鲍时萍;刘长丰;周通;宋瑞然;王钦;严志雄;杜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18;B32B27/06;B32B27/08;B32B33/00;C08L67/02;C08K5/098;C08K5/053;B29D7/0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孟玉寒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温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高耐温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耐温聚酯薄膜,所述聚酯薄膜包括B层和位于B层两侧的A层,呈ABA叠加结构,所述B层包括2wt%‑10wt%的成核母料和90wt%‑98wt%纯净聚酯切片,所述A层包括10wt%‑40wt%的结晶调节聚酯、50wt%‑80wt%的抗粘连母料和10wt%‑40wt%纯净聚酯切片,所述A层的结晶度与所述B层的结晶度满足以下关系:30%≤Xc1≤38%且30%≤Xc2≤38%且‑5%≤Xc1‑Xc2≤5%,其中,Xc1:所述A层的结晶度,其中Xc2:所述B层的结晶度。本发明制备的高耐温聚酯薄膜各层间结晶度高、结晶性能平衡,大大提高了聚酯薄膜的耐温性,提升了聚酯薄膜下游加工再次受热时的抗形变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温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酯薄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由不同长度的高分子链段无规缠绕而成,具有较高的结构规整性,但是由于其分子链刚性大,玻璃化温度高,阻碍了其分子链的运动,所以PET只是一种半结晶性物质,经拉伸成膜后其结晶度并不高,通常仅能达到30%左右,造成薄膜制品的力学强度、刚性(尺寸稳定性)及耐温性较差。
为解决聚酯薄膜耐温性问题,通常采用在PET中加入一定量无机粒子充当成核剂,增加聚酯的结晶度,从而提高聚酯薄膜的耐温性能。但是无机粒子与PET基体的界面结合能力比较差,如果在熔融条件下直接把无机材料与PET混合并不容易在PET基体内分散均匀,容易发生团聚,影响薄膜整体光学性能,尤其是在ABA三层结构聚酯薄中,通常B层厚度占比达到70%以上,直接在B层中添加无机粒子将影响为薄膜的整体光学性能。此外为保证生产时聚酯薄膜表面与生产设备之间的爽滑需要在A层添加大量无机粒子,大量无机粒子对于A层聚酯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具有促进作用,同时ABA结构薄膜拉伸过程中热量是由一侧或两侧的A层向B层传导,结晶性能较好的A层受热更加充分,导致结晶度较高,AB层间较大的结晶度差异往往导致不同层间聚酯之间性能不平衡,此时聚酯薄膜往往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下游加工再次受热时,聚酯薄膜容易产生翘曲、不平等耐温性问题,影响产品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弊端,提供一种高耐温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高耐温聚酯薄膜各层间结晶度高、结晶性能平衡,大大提高了聚酯薄膜的耐温性,提升了聚酯薄膜下游加工再次受热时的抗形变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耐温聚酯薄膜,所述聚酯薄膜包括B层和位于B层两侧的A层,呈ABA叠加结构,所述B层包括2wt%-10wt%的成核母料和90wt%-98wt%纯净聚酯切片,所述A层包括10wt%-40wt%的结晶调节聚酯、50wt%-80wt%的抗粘连母料和10wt%-40wt%纯净聚酯切片,所述A层的结晶度与所述B层的结晶度满足以下关系:
30%≤Xc1≤38%且30%≤Xc2≤38%且-5%≤Xc1-Xc2≤5%,其中,Xc1:所述A层的结晶度,其中Xc2:所述B层的结晶度。
上述高耐温聚酯薄膜,所述B层中的成核母料由纯净聚酯切片和二环[2.2.1]庚烷二羧酸盐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制得的。
上述高耐温聚酯薄膜,所述成核母料由98.2wt%-99wt%的纯净聚酯切片和1wt%-1.8wt%的二环[2.2.1]庚烷二羧酸盐组成。
上述高耐温聚酯薄膜,所述二环[2.2.1]庚烷二羧酸盐为二环[2.2.1]庚烷二羧酸钠。
上述高耐温聚酯薄膜,所述A层中的结晶调节聚酯为含有30%有效含量1,4-环己烷二甲醇的PETG树脂。
上述高耐温聚酯薄膜,所述A层中的抗粘连母料由98.5wt%-99.7wt%的纯净聚酯切片和0.3wt%-1.5wt%的二氧化硅粒子组成。
上述高耐温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高耐温聚酯薄膜,所述B层与任意一侧A层厚度比例为(21-3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52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