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镜系统的共焦补偿组件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5257.X | 申请日: | 202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4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杨青;庞陈雷;陆宏杰;王兴锋;卓桐;殷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1/00 | 分类号: | G02B21/00;G02B21/02;G02B7/04;G02B13/00;G02B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3111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补偿 组件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筒镜系统的共焦补偿组件,所述的筒镜系统包括照明装置(10)、样品(20)、物镜(30)、反射镜(40)、筒镜(50)和成像接收器(60);
所述的照明装置(10)朝向样品(20)设置,样品(20)在吸收照明装置(10)发出的激光能量后,发出具有特征波长的光束;所述的物镜(30)、反射镜(40)、筒镜(50)和成像接收器(60)依次设置于样品(20)发出的光束的光路上;
所述的反射镜(40)与筒镜(50)之间的光路上还设有带通滤光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焦补偿组件为设置于筒镜(50)与成像接收器(60)之间的用于调节成像点位置的调焦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镜系统的共焦补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镜(50)内采用双胶合透镜,入光镜面、中间镜面和出光镜面的曲率半径依次为55.573mm、-46.008mm和-206.226mm;入光镜面至中间镜面的中心厚度为6mm,中间镜面至出光镜面的中心厚度为3mm;3个镜面的半口径均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镜系统的共焦补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胶合透镜中,入光镜面与中间镜面之间的透镜材质为BK7玻璃,中间镜面与出光镜面之间的透镜材质为F2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筒镜系统的共焦补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焦设备为位移台,所述的位移台与筒镜(50)相连,控制筒镜(50)沿光路方向移动;
通过位移台调节筒镜(50)至成像接收器(60)的距离,使筒镜(50)汇聚具有不同特征波长的光于成像接收器(6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筒镜系统的共焦补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移台移动筒镜(50)的距离范围为-400~+600μm;其中,以+365nm成像焦面为0点位置,负值表示筒镜(50)沿光路朝向反射镜(40)移动,正值表示筒镜(50)沿光路朝向成像接收器(60)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筒镜系统的共焦补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焦设备为平板玻璃切换器,所述的平板玻璃切换器上固定有若干不同厚度的平板玻璃,所述的平板玻璃设置于筒镜(50)与成像接收器(60)之间的光路上;
通过在筒镜(50)与成像接收器(60)之间设置不同厚度的平板玻璃,使筒镜(50)汇聚具有不同特征波长的光于成像接收器(6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筒镜系统的共焦补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玻璃的材料为H-K9L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筒镜系统的共焦补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玻璃的厚度的为0.5-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镜系统的共焦补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装置(10)为环形照明装置;所述的成像接收器(60)为科学相机。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筒镜系统的共焦补偿组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的照明装置(10)发出激光照射样品(20)表面,样品(20)吸收激光能量发出具有特征波长的光束,光束被物镜(30)接收并经反射镜(40)反射与带通滤光片滤光后进入筒镜(50)中,其特征在于,通过调焦设备调节成像点位置使筒镜(50)汇聚具有不同特征波长的光于成像接收器(6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未经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52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