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交换柱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5583.0 | 申请日: | 202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9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国 |
主分类号: | B01J47/022 | 分类号: | B01J47/022;B01J49/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交换 | ||
本发明涉及离子交换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柱,包括离子交换管体,离子交换管体内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下位隔板和上位隔板,且下位隔板和上位隔板上均设有若干个水帽,所述上位隔板的外侧固定套装有六个定位竖管,所述定位竖管的底端延伸至离子交换管体内腔的中部,且定位竖管的内腔与上位封套的内腔和离子交换管体的内腔均接通。通过上位隔板的外侧设置六个定位竖管,定位竖管的底端延伸到离子交换管体内腔的中部,在试液进行离子交换时,部分试液会直达离子交换管体内树脂交换层的中部,以便在上层树脂达到饱和后,部分水无需经过已达到饱和状态的树脂层,从而提高了试液的离子交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子交换柱。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柱是用来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柱状压力容器,是管柱法离子交换的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中,现有的离子交换柱通常采用圆筒形交换柱,试液由柱筒的一端通入,与柱内呈密实状态的固定离子交换树脂层充分接触,进行离子交换,交换后的溶液及时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
然而,现有的离子交换柱在使用过程中,试液由上自下通入时,试液始终先与上方的树脂反应,使得上方的树脂先于下方的树脂达到饱和状态,随着交换的进行,树脂饱和的交界层下移,使得试液流经饱和的树脂高度增高,从而导致试液后续因需要流经饱和层的高度增加,试液的流通总体速率始终较慢,导致试液进行离子交换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交换柱,具备离子交换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离子交换柱,包括离子交换管体,离子交换管体内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下位隔板和上位隔板,且下位隔板和上位隔板上均设有若干个水帽,离子交换管体的底部设有下位封套,下位封套的一侧设有排水口,离子交换管体的顶部设有上位封套,上位封套的一侧设有进水口,离子交换管体的顶部设有下位隔板,所述上位隔板的外侧固定套装有六个定位竖管,且定位竖管的数量不超过水帽的数量,所述定位竖管的底端延伸至离子交换管体内腔的中部,且定位竖管的内腔与上位封套的内腔和离子交换管体的内腔均接通。
可选的,离子交换管体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下位接管,下位接管的底部与下位封套法兰连接,所述离子交换管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位接管,所述上位接管的顶部与上位封套法兰连接。
可选的,所述离子交换管体内腔的中部设有定位环管,所述定位环管的顶部与六个定位竖管固定连接,且定位环管的内腔与定位竖管的内腔相通,所述定位环管的外侧、底部和内侧均开设有等距排列的孔隙,且定位竖管上的孔隙孔径与水帽上的孔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定位环管上的孔隙孔径与水帽上的孔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下位隔板上的水帽与上位隔板上的水帽在竖直方向上错位分布。
可选的,所述定位竖管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移动竖管,所述移动竖管的外侧开设有位于定位竖管下方的喷孔,所述喷孔圆周阵列在移动竖管上,且喷孔的外径由内至外均与增大,所述移动竖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定塞,所述限定塞的顶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限位活塞,所述限位活塞的外侧与移动竖管的内壁活动且密封套接。
可选的,所述限定塞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轴,限位轴位于弹簧的内侧,且限位轴的顶端与限位活塞的顶部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国,未经王志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5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砂卵石地质条件的冲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自由度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