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超短脉冲合束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7511.X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2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石中兵;陈伟;蒋敏;施培万;杨曾辰;于利明;闻杰;余鑫;邓维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J11/00 | 分类号: | G01J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鹏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短 脉冲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1.一种多路超短脉冲合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超短脉冲发生器(1),其用于向待测介质(2)发射探测波(3);
探测阵列,其具有探测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探测阵列的探测端设置在所述待测介质(2)周围,且用于获得所述待测介质(2)产生的散射波(4);
程控合成器(10),其输入端与所述探测阵列的输出端电连接;
脉冲串处理器(11)和信号分析处理系统(13),所述脉冲串处理器(11)的输入端与所述程控合成器(1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脉冲串处理器(11)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分析处理系统(13)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超短脉冲合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14),其控制端与所述超短脉冲发生器(1)、所述探测阵列、所述程控合成器(10)、所述脉冲串处理器(11)和所述信号分析处理系统(13)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路超短脉冲合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阵列包括n个探测单元,n个所述探测单元并联设置,n个所述探测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程控合成器(10)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探测单元包括探测器(5)、第一隔离器(6)、整形电路(7)和第二隔离器(8),所述探测器(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器(6)的输出端与所述整形电路(7)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整形电路(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隔离器(8)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器(8)的输出端为所述探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探测器(5)用于获得所述待测介质(2)产生的散射波(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路超短脉冲合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器(6)和所述第二隔离器(8)用于防止寄生反射干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路超短脉冲合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电路(7)用于控制散射波(4)波形和通过的时间快慢,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14)控制所述整形电路(7)的输出波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路超短脉冲合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程控合成器(10)用于将n个探测单元输出的短脉冲信号(9)合成为一路输出,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14)和所述整形电路(7)控制所述程控合成器(10)的输出波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路超短脉冲合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串处理器(11)用于将所述程控合成器(10)的输出信号进行波形整理和放大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路超短脉冲合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短波发生器为高能激光发生器或微波发生器。
9.一种多路超短脉冲合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路超短脉冲合束测量装置,所述测量方法包括:
根据测量需要可使每个探测器(5)的散射角均相同或均不同,所述散射角为探测波(3)和散射波(4)的夹角;
当控制探测器(5)对准待测介质(2)的不同区域时,使每个控制探测器(5)的散射角均相同时,获得待测介质(2)的不同区域同一特征尺度的散射特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路超短脉冲合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控制探测器(5)对准待测介质(2)的同一区域,并使每个控制探测器(5的散射角均不相同时,获得待测介质(2)的同一同区域不同特征尺度的散射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75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