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i-Se-C析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9307.1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6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吴艺辉;孙泽生;王宇鑫;何震;尹丽;郭平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11/052;C25B11/091;C25B11/031;C25D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i se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Se‑C析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析氢技术领域。所述Ni‑Se‑C析氢电极由导电基体以及电沉积在导电基体表面的Ni‑Se‑C镀层组成。本发明首先将导电基体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电沉积方式在预处理的导电基体上沉积Ni、Se、C元素,形成具有优异析氢性能的Ni‑Se‑C析氢电极。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且催化层结构稳定,所合成的Ni‑Se‑C析氢电极可广泛应用于电解水制氢工业,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i-Se-C析氢电极,尤其涉及一种Ni-Se-C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利用可再生能源耦合发电制氢,能实现峰谷电消纳与分布式能源综合应用。氢能作为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间过渡和转换的桥梁,有望降低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代替焦炭用于冶金工业降低碳排放。电解水制氢是一种应用较广且技术成熟的工业制氢方式,但电解水制氢受过电位高等因素的影响,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严重阻碍了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近年来,开发低成本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是降低电解水制氢能耗的有效办法。专利CN114703506A公开了一种微米球状MnFe2O4负载纳米线状的WS2复合材料电催化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合成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从而具备了较高的析氢性能,然而其制备步骤繁琐,且合成的催化剂材料为粉体材料,需要用有机粘结剂才能负载在基底材料上,降低了电荷转移速度。
专利CN115011995A公开了一种铈基析氢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专利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然而其析氢过电位偏高,难以满足工业化电解水制氢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高催化活性的Ni-Se-C析氢电极;本发明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上述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Ni-Se-C析氢电极,由导电基体以及电沉积在导电基体表面的Ni-Se-C镀层组成。
Se原子的电子结构为4s24p4,其中空的3d轨道的能级非常接近于3s和3p轨道,所以Se原子的3d轨道容易与过渡金属原子结合生成共价键,使得其拥有更多的金属特性,有助于电子的传输和催化反应的发生;此外,碳原子加入使得晶粒尺寸更加细小,将导致活性位点增多,加快析氢反应。
其中,所述Ni-Se-C镀层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60%Ni、40~60%Se以及余量为C。
其中,所述导电基体为泡沫镍基体。
上述电催化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配制电镀水溶液,电镀水溶液通过往水中加入镍源、硒源、碳源、缓冲剂和导电剂配制而成;
(2)以预处理后的导电基体作为工作电极、石墨片作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采用电沉积法在电镀水溶液中进行电沉积,在导电基体表面得到Ni-Se-C镀层。
其中,步骤(1)中,所述镍源为水溶性镍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硒源为二氧化硒、亚硒酸钠、硒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碳源为精氨酸、赖氨酸或组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其中,步骤(1)中,所述缓冲剂为硼酸或氯化铵。
其中,步骤(1)中,所述导电剂为NaCl、LiCl或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其中,步骤(1)中,电镀水溶液中,镍源的质量浓度为20~40g/L,硒源的质量浓度为5~20g/L,碳源的质量浓度为2~5g/L,碳源的加入使得涂层的晶粒尺寸减小,这导致晶间物质/晶界的活性位点增加,析氢过电位降低;缓冲剂的质量浓度为20~60g/L,导电剂的质量浓度为1~1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9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