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车的门环结构及车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3245.7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1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宋玉斌;张陈佳楠;冯薇丽;董斌;谢肇柏;袁浪;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2D25/02;B62D25/04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张雯俐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门环 结构 车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商用车的门环结构及车门结构,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其包括:所述门环结构包含门环主体,所述门环主体一体铸造成型;所述门环主体的前边和后边均下宽上窄,所述门环主体的前下转角结合增设结构设置横躺的下三角加强结构;所述门环主体的后上转角结合增设结构设置倒立的上三角加强结构;所述下三角加强结构和上三角加强结构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防止门环主体发生两对角相远离的对角变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门结构,所述车门结构包含车门本体和上述门环结构。本申请的门环结构及车门结构,减轻重量,降低成本,且抗变形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的门环结构及车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商用车门环结构如图1所示,门环结构分为多段,为了提升门环结构的整体强度,提升防碰撞性能,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增加内部加强板料厚或采用刚度强度更好的材质来提升整个门环结构的强度。
但是,传统的门环结构极大增加了重量增加了成本,且门环结构在受到碰撞时的抗变形能力并没有得到大幅提升。经过研究大量碰撞事故后发现,如图1所示门环结构左下角为T字结构1’,右上角为L型结构2’,T字结构1’和L型结构2’的结构稳定性差,车辆发生碰撞时门环结构的前边极容易向后倾斜,导致整个门环结构对角变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用车的门环结构及车门结构,减轻重量,降低成本,且抗变形能力强。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商用车的门环结构,所述门环结构包含门环主体,所述门环主体一体铸造成型;所述门环主体的前边和后边均下宽上窄,所述门环主体的前下转角结合增设结构设置横躺的下三角加强结构;所述门环主体的后上转角结合增设结构设置倒立的上三角加强结构;所述下三角加强结构和上三角加强结构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防止门环主体发生两对角相远离的对角变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下三角加强结构的增设结构包含门环内加强板和内加强衬板,所述门环内加强板和内加强衬板均焊接设置于门环主体板体的内侧,且门环内加强板靠近前下转角,所述内加强衬板位于门环内加强板的前下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门环主体的前下转角设置成第一外凸加强筋和第二外凸加强筋,所述第二外凸加强筋的外凸高度大于第一外凸加强筋的外凸高度;所述第二外凸加强筋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外凸加强筋成倒T字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门环内加强板紧贴设置于第一外凸加强筋,且门环内加强板和第一外凸加强筋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门环内加强板的内侧紧贴设置门环第一内盖板,且门环内加强板和第一内盖板之间形成第二腔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门环主体的中间包含门洞,所述门洞前边沿为A柱,所述门洞后边沿为B柱,所述门洞下边沿为门槛,所述门洞上边沿为顶边框;所述下三角加强结构位于A柱和门槛的交汇处,所述上三角加强结构位于B柱和顶边框的交汇处;
所述A柱和B柱均包含上下两段,所述A柱的下段、B柱上段和B柱下段宽度均匀,所述A柱的上段从下至上渐变缩小,所述B柱上段宽度小于B柱下段宽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门环结构还包含力传递内衬板,所述力传递内衬板通过螺钉固定于A柱下段的顶部内侧,并形成力传递结构;所述力传递内衬板还包含吸能凸包,所述吸能凸包的A柱下段顶部的板体形成吸能空腔;所述门环结构还包含第二内盖板和门锁加强板,所述第二内盖板紧贴设置于B柱下段的顶部内侧,所述门锁加强板紧贴设置于第二内盖板顶部外侧,所述门锁加强板、第二内盖板和B柱下段的顶部板体形成力过渡结构。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门结构,所述车门结构包含车门本体和上述门环结构,所述车门本体可相对门环结构开闭;所述门环结构包含门环主体、力传递内衬板、第二内盖板和门锁加强板,所述门环主体包含A柱和B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32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合大面积隔震结构的隔震支座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子纸面板及高压驱动方法